

电子后视镜的量产门槛
汽车电子后视镜国家标准于去年落地实施,有行业研究机构和媒体多次分析指出,电子后视镜取代传统后视镜实现量产存在“车规要求高”、“开发难度大”、“功能安全要求高”、“成本偏高”等重要挑战。
国家标准GB15084-2022《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对技术、安装及功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要求,电子后视镜在系统启动速度、画面流畅度及清晰度、视野扩展度、防眩晕等方面需达到较高技术水平,特别是在恶劣天气、高速行车等环境下,上述技术因素直接关乎用户行车安全。这样一来,技术层面就会面临几个重要门槛:

暗态噪点和画面偏色
暗黑或强光环境下,显示屏成像出现色差、噪点或过曝等情况,影响用户及时观察行车环境。

画面延迟及卡顿
摄像头获取图像信号,需经图像传感器、系统控制器、车载显示屏等流转处理,存在一定画面延迟,同时如果帧率不够,画面卡顿问题会影响安全行车。

设备特性及安全因素
电子外后视镜对摄像头材质、解析力、畸变量及温度特性等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以保障车辆行驶过程中有清晰、实时画面展现。

软硬件系统融合匹配
基于不同硬件资源,ISP处理图像去噪、畸变矫正、宽动态调整等的结果千差万别,CMS视频软件算法与硬件融合需保持较好的匹配度。
超越行标打磨可靠产品
CMS由高清摄像头、显示器及控制器三大部分组成,技术开发涉及传统光学、传感通讯、电子电路、工程机构等多领域。作为CMS领域先行者,德赛西威通过整合车载摄像头、显示系统、域控制器三大产品线领先优势,研发迭代的CMS产品符合现行新规在技术、部件级别、整车安装及系统安全性等要求,可为客户提供全栈式电子后视镜产品技术解决方案。
系统控制器
可支持画面帧率60Hz,远超国标要求30Hz;系统延迟37ms,远高于国标要求200ms,可充分保障画面实时顺滑。
注:120km/h车速下,不同帧率的视觉效果对比
IP69等级摄像头
水平视场角达63°,视野扩展四车道及B柱盲区;0.1Lux@10dB低照度摄像,暗光环境仍清晰可见;自带加热功能,自动去除霜冰;疏水膜设计,水珠难以附着,且可防高压水枪喷射。


注:运用自研AI ISP技术,把低照度图像还原至清晰明亮
防眩光显示屏
基于膜材优化实现超低反射率,减少显示屏眩光,依托车载显示系统行业龙头的研发优势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定制开发服务,凭借内部成熟的全贴合生产流程,为客户提供可靠兼具性价比的显示屏产品。
小型化轻量设计
针对摄像头各组成部件进行小型化设计,较传统CMS摄像头尺寸减小约40%,大幅度降低风阻,减少能耗。

基于技术集成安全降本
现阶段,电子后视镜成本和可靠性是行业普遍关注点。德赛西威认为,CMS未来的技术方向将走向集成化,目前也已经推出了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进行功能融合的解决方案,实现控制器、摄像头、显示屏等不同部件的复用,从而推进产品实现降本。
德赛西威在车载显示系统、域控制器及摄像头等领域,具备丰富的研发量产经验和技术领先优势,现已展开CMS集成域控制器和摄像头集成化开发,可快速实现SOP,将逐步推进成本优化。目前,德赛西威CMS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已实现丰富的ADAS功能集成,通过自建光学实验室对CMS所有测试项目摸底,经过充分可靠性验证,系统功能安全等级已达ASIL-B级,即使电子后视镜失效,系统也会自动切换ADAS模式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辅助驾驶。
有机构分析预测,到2025 年,中国市场前装电子外后视镜规模可能突破百万套。CMS将在未来智能驾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赛西威站在技术创新前沿,充分发挥产业创新载体作用和优势,攻关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国家标准高效落地,新兴科技产品量产上车。
注:4月18日,艾邦智造&智能汽车俱乐部将在上海卓越铂尔曼大酒店举办《第二届电子后视镜CMS新工艺技术产业论坛》,届时德赛西威的CMS行业专家将会出席并做主题演讲,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文章来源于德赛西威公众号

活动推荐一:第二届汽车电子后视镜CMS新工艺技术产业论坛(2024年4月18日 上海)

论坛议题:        
 
 
 
 
NO. 
 
议题 
 
拟邀请 
 
 
1 
 
新国标GB15084标准实践与认证 
 
拟邀请:技术标准专家 
 
 
2 
 
电子后视镜CMS在智能汽车新四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拟邀请:新势力主机厂 
 
 
3 
 
电子后视镜CMS产品的应用车型和案例介绍 
 
拟邀请:CMS厂商 
 
 
4 
 
从整车空气动力学看电子后视镜的发展 
 
拟邀请:主机厂 
 
 
5 
 
自主乘用车对电子外后视镜产品的需求及规划 
 
拟邀请:自主品牌主机厂 
 
 
6 
 
商用车新技术趋势下的电子后视镜系统 
 
拟邀请:商用车主机厂 
 
 
7 
 
车载视觉感知技术赋能安全智能的驾乘体验 
 
拟邀请:摄像头供应商   
 
 
8 
 
数字外后视镜开启智驾新“视”界   
 
拟邀请:CMS厂商 
 
 
9 
 
电子后视镜的合规性计算与仿真要求 
 
拟邀请:CMS厂商   
 
 
10 
 
电子后视镜CMS光学设计与仿真验证   
 
拟邀请:仿真软件供应商 
 
 
11 
 
电子后视镜CMS的图像质量稳定性解决方案 
 
拟邀请:图像设计方案供应商 
 
 
12 
 
CMS领域领先的传感器技术和解决方案 
 
拟邀请:CMS传感器供应商 
 
 
13 
 
基于用户感知和人机交互的后视镜设计分享 
 
拟邀请:用户感知系统供应商 
 
 
14 
 
FPGA助力电子后视镜CMS系统落地解决方案 
 
拟邀请:FPGA方案供应商 
 
 
15 
 
车载摄像头(红外)滤光片的应用案例介绍 
 
拟邀请:滤光片供应商 
 
 
16 
 
可支持夜间以及低能见度下行驶的摄像头感知系统 
 
拟邀请:夜视系统供应商 
 
 
17 
 
光学镀膜在汽车电子后视镜上的应用 
 
拟邀请:镀膜供应商 
 
 
18 
 
塑料材料在摄像头产业应用案例与技术解析 
 
拟邀请:塑料材料供应商 
 
 
19 
 
车载摄像头的核心部件光学镜片的工艺技术介绍 
 
拟邀请:光学部件供应商 
 
 
20 
 
圆桌会议:嘉宾和议题策划中  
 
 
拟邀请:主机厂,CMS TIER1, 方案商 
 
 
 
收费标准 
 
 
 
 
参会人数 
 
1~2个人 
 
3人及以上 
 
 
2月16日前付款 
 
2600元/人 
 
2500元/人 
 
 
3月16日前付款 
 
2700元/人 
 
2600元/人 
 
 
4月16日前付款 
 
2800元/人 
 
2700元/人 
 
 
现场付款 
 
3000元/人 
 
2800元/人 
 
 
 
 
★费用包括会议门票、全套会议资料、午餐、茶歇,晚宴等,但不包括住宿; 
★可通过艾邦预订会议酒店,团队协议价480元/间/晚(含双早),大床/标间可选。 
 
联系方式 
 
 
报名方式一: 
 
请加微信了解详情报名: 
 
邓小姐:15817337805(同微信) 
ab010@aibang.com 

 
 
演讲或赞助:Vander:15800874409(微信同号) 
auto@aibang.com 
 
 
报名方式二: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在线报名 
 
阅读原文,即可报名CMS会议 
 
 
 
活动推荐一:第二届汽车电子后视镜CMS新工艺技术产业论坛(2024年4月18日 上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推荐二:汽车智能充电小门产业论坛(4月17日 上海)
 

 
活动推荐三:第五届智能车灯创新技术及供应链论坛(5月16日 重庆)
活动推荐四: 第六届汽车智能内饰氛围灯产业论坛(5月17日 重庆) 
 

 
 
活动推荐五: 2024年第二届汽车智能调光玻璃产业论坛(6月6日 上海) 
 

 
 
 
 
 
 
 
 
 
 
 
 
 
 
 
 
 
 
 
 

活动推荐三:第五届智能车灯创新技术及供应链论坛(5月16日 重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智能汽车俱乐部):跨越量产门槛,德赛西威CMS产品通过国标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