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理想L9内饰发布引起市场一片惊呼,五块屏幕成为最吸引眼球的亮点之一:

一块充满科技感的HUD、双15.7英寸的中控屏和副驾驶屏幕连成一体、后排上方配备一块15.7英寸的车顶娱乐屏、以及方向盘上的一块安全驾驶交互屏。

理想还仅仅是这波“屏幕攻占座舱”大潮流中的一个车企,并且甚至算不上是最吸引眼球的一个。

去年底,奔驰EQS正式上市,其总宽度达1.41米的超联屏刷出了满格的科技感,也诠释了车载屏的发展潮流——大屏化、高清化、多屏化。

车载屏数量、尺寸、类别的增加,底层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内在驱动。

不同于单纯的交通工具,“智能移动空间”成为新的汽车属性。在这个空间中,汽车将为乘客提供大量的娱乐、交互信息;与此同时,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车路交互需求也在激增,这与之前单纯油耗、时速等车辆状态参数的显示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两个概念。

在智能汽车上,屏幕与音响、灯带、麦克风、传感器等硬件组合在一起,支持丰富的智能应用得以实现。更大、更多,以及更好的屏幕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硬性需求。

基于此畅想未来,要想完美支持各种迅猛发展的智能应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载屏呢?

简单来说,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高亮度:在白天强烈的光线下,仍能呈现出超高亮度,观看视频不需要任何遮挡,足够清晰不晃眼; 
  • 高可靠性:在低温或高温等极端车辆运行环境下,显示屏能够稳定反应,保证安全; 
  • 高分辨率:更高的视觉体验效果; 
  • 透明性:HUD、挡风玻璃屏、车窗侧面显示,以及透明A柱等需具较高的透过率,既能显示信息,又不影响驾驶人视线; 
  • 低功耗:当屏幕数量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甚至全座舱玻璃都成为屏幕之后,低功耗便成为一个必要条件。

想象一下,坐在飞速驰骋的汽车上,一边享受和煦阳光的温暖,一边体验游戏冲杀的快感,画面清晰艳丽、屏幕反应跟手,晃眼、模糊、卡顿统统不存在,有的只是完全不输PC游戏的使用感。

这样的体验,谁不想拥有呢?

事实上,这样的屏幕已经存在了,甚至,也许就在几年内,这些屏幕就可以量产上车。

这种屏幕就是Micro LED屏幕。

不完美的屏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车载屏——传统仪表盘就用在了汽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载屏幕的数量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

目前,车载显示屏主要可分为四类:仪表屏、中控屏、抬头显示屏(HUD,用于投射到挡风玻璃上显示信息)、副驾及后座娱乐屏。此外,透明A柱等也开始逐步渗透。

而将来,随着屏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座舱内所有的透明玻璃都可以作为显示屏幕。随之,汽车座舱将成为一个沉浸式、可交互、虚拟的智能移动空间。

随着屏幕在座舱内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车载屏的市场价值也在急剧增加。

Global Market Insights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显示屏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50亿美元翻倍增长至300亿美元。

CINNO Research则预测,2020年到2025年,Micro LED屏幕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4%,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1.4亿片。

在迅猛发展的车载屏市场,目前有TFT-LCD、OLED以及少量的Mini LED几种产品,遗憾的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都是“不完美的屏幕”。

车载屏幕属于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目前主流的产品是TFT-LCD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产品有明显的优势,成本低、寿命长,然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对比度低、显示效果差,屏占比低。

对于经常在强烈光照条件下使用的车载屏来说,LCD 屏幕最突出的缺点就是对比度低、亮度低造成的“画面糊”的体验,也因此,大大限制了车内观赏视频的体验。

对比度低是由其构造决定的天然劣势。

液晶本身不发光,需要在背后有光照亮它,即"背光"。问题就在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是由荧光灯管整块点亮,显示黑色时,光透过黑色会显灰。这就像我们用手电筒照射手掌,透过来的光偏红一样。

就目前而言,满足简单的性能显示,以及导航、听歌、短视频等初级功能,这种屏幕的缺点并不明显,但随着智能座舱功能迅速进化,影视、游戏、娱乐等功能进一步丰富之后,这种屏幕的缺点就会变成致命的短板。

于是,对比度更高的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屏幕开始登上汽车。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它用自发光的有机二极管解决了背光造成的黑色显灰的问题,显示黑色的时候可以直接关闭黑色区域的像素点,从而达到几乎纯黑的效果。

也就是说,LCD屏幕对比度低的问题,在OLED这几乎是不存在的。

但由于OLED屏幕造价较高,因此我们目前还只能在一些高端车型上看到。

例如,理想L9的中控屏、副驾娱乐屏以及后舱娱乐屏均采用 3K车规级OLED;

蔚来ET7配置12.8英寸柔性OLED中控屏、2.18英寸圆形柔性OLED显示屏NOMI人工智能助理;

售价高达百万的奔驰EQS则在主驾驶仪表屏、中控大屏、副驾驶娱乐屏配备OLED屏。

价格贵并非根本问题,一般可通过增加生产规模以及提升生产技术等手段解决。

OLED更致命的问题是质量问题,烧屏。

这是由于有机材料衰减较快,同时OLED每个像素点自发光,每个像素点由红色(R)、绿色(G)、蓝色(B)三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工作的时间不一样,比如,有的像素点显示蓝色的时间长,那么蓝色衰减就会更多,日后再显示蓝色的时候这个像素点的蓝色就要比其余的淡,红色、绿色情况也一样。

烧屏问题本质上是,屏幕在长时间显示某个静止图像后,某些颜色就会过度衰减,从而留下该图像的残影,并且这个残影是永久无法消除的。

虽然OLED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被广泛商用的一项技术,然而这个问题至今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此外,与室内使用场景不同,车载屏会经历更极端的高低温环境,其有机材料衰减的速度会更快,因此寿命更短。

而相对于手机、电视而言,汽车的生命周期又更长,显然OLED并非那块最理想的屏幕。

由此,人们又在传统液晶屏的改进上想办法,Mini LED应运而生。

Mini LED 是2015 年前后被提出的中间方案,作为液晶显示的背光以优化液晶效果。

传统的、由荧光灯管整块点亮的液晶屏的背光进一步升级,采用LED(发光二极管)做背光,便可以像OLED那样,实现分区控制背光开关,保证黑色的纯度。

Mini LED的优势在于,凭借更小的尺寸,实现更精准的控制,让显示效果更好,同时无机材料保证使用寿命更长。

然而,这个技术只能算是基于液晶屏显示的优化方案。

在车载屏上,目前的应用基本也是将其作为背光,Mini LED直显技术本身则没有办法应用在车载屏上,这是因为Mini LED直显间距较大,近距离观看时,像素点较为明显。车载屏幕的LED直显方案,需达到Micro级别。

Mini LED+LCD的方案在性能上已经提升了很多,因此,目前也已经有了应用实例,例如凯迪拉克Lyriq 就搭载了 33 英寸 Mini LED 显示屏。

也许可以说,Mini LED是当下车载屏的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但远远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例如,Mini LED可弯曲性差,那么应用场景就受限,曲面屏将无法实现;其亮度也依然不能完美解决阳光下观看的要求。

至此,所有市面上的车载屏解决方案都存有遗憾。

问题终结者出现

Micro LED则是那块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的“完美屏幕”。

2010 年前后被业界发掘的 Micro LED 与 OLED 思路相似,也是通过一颗颗细小的发光二极管(LED)自发光来解决黑色显灰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LED是无机物,就克服了OLED寿命短、烧屏等问题;Micro LED芯片尺寸(小于50微米)和间距又远远小于Mini LED(50微米-200微米),这就解决了Mini LED车载屏无法直显的问题。

车载屏幕的未来

来源:B站视频《MicroLed产业近况梳理》

除此之外,Micro LED还有众多适用于车载屏的独特优点:

  • 反应时间达到纳秒级(LCD为毫秒级,OLED则为微秒级),对于越来越多的车内交互功能可以提供丝滑的操作反馈; 
  • 寿命比液晶屏还要长,与较长的汽车生命周期需求更契合; 
  • 从-100℃到120℃都可以工作,对于极限的野外条件有更强适应性; 
  • 亮度已经可以达到100万尼特,远远超过人眼可以感受的最高值,这意味着即使在日光下看屏幕也完全不存在看不清楚的问题; 
  • 在透明性上,錼创与天马合作,已经推出了透明度>70%的Micro LED屏; 
  • 与LCD、OLED相比,能耗最低。

我们感受最直接的便是屏幕亮度,与之相关的是对比度——对比度高的图像,从明到暗的层次与细节会更丰富,也就是亮的更亮,黑的更黑。

如前文所述,MicroLED可以通过关闭LED实现极致的黑,与此同时,其高亮度特性又可以实现极致的亮。

来自香港的Jade Bird Display(JBD)2018年就曾展示了亮度高达100万尼特的MicroLED显示屏。

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电视的亮度在300-500尼特,要在日光下观看效果良好,则需要亮度达到700尼特以上,苹果最新发布的27英寸5K视网膜显示屏亮度为600尼特,而人眼能适应的光强度则为3000尼特。

也就是说,Micro LED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眼能够适应的最大强度,这对于抬头显示(HUD)等应用极具意义。

车载屏幕的未来

数据来源:《Micro-LED 显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挑战》

无疑,单单从产品性能上来看,Micro LED无可挑剔,也因此,被大量业内人士视作是终极屏幕,不仅会替代现在的车载屏,也不仅是AR、VR领域,而是一切屏幕的替代者。

其实,从第一款Micro LED产品面世到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然而如此优秀的一款产品,在生活中却鲜有实际应用。不难想象,是技术与成本卡住了Micro LED商用的步伐。

遭遇量产难题

 

Micro LED微显示技术是将传统LED薄膜化、微小化和矩阵化,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至微米级,并在一个芯片上高度集成的固体自发光显示技术。

Micro LED 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磊晶成长(Epitaxy Growth)的工法,也就是在晶圆片上通过化学方法,让晶圆片"长出"一层半导体薄膜的技术。

这层半导体薄膜也就是外延层,再透过切割或蚀刻(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的方式,将其切分成微米等级(通常为50μm以下)的晶粒,即Micro LED。

要做成 Micro LED 面板的话,还得分别将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的 Micro LED 晶粒,从晶圆片上分离开来,再依 RGB 交错排列方式,通过巨量转移技术键合到含电路结构设计的驱动背板上,组成 Micro LED 面板的基本雏形。

由于 Micro LED 体积极小,间距极窄,而数量又极其庞大,因此对其制造技术的精准性与高效性都要求极高,难度颇大。

比如,在芯片制造环节,对于外延片的制作要求就相当高。

  • 晶圆波长差异必须保持在 2nm以内,因为差异大于2nm,人眼就可以分辨,会看到明显的偏色; 
  • Bow (边缘翘起度) 小于50μm,如果翘起度大于50μm,就会对光刻时候的线框把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 Particles & defects (颗粒缺陷)< 0.2/cm² ,无分拣 。

符合以上所有条件,才算一个合格的外延层。

再比如,封装环节的巨量转移(Mass Transfer )技术更是长期以来的最大难点。

巨量转移简单说就是,芯片制造完成后,把巨量的微米等级的LED晶粒,透过高准度的设备,将之布置在目标基板上。

所谓“巨量”是什么概念呢?

一块4K分辨率的 Micro LED电视屏幕,约830万(3840*2160)像素,一个像素包含有 RGB 三个子像素,也就是 2490(830*3) 万颗 Micro LED 晶粒。

若以传统 LED 的取放速度,每小时2万5千颗来计算,完成转移需要超过41天。

巨量转移的难点不仅在于速度,还在于良率。一般来说,良率达到99.9999%(俗称六个九),且每颗芯片的精准度必须控制在正负 0.5 μm 以内才能够真正实现量产。

这意味着,一块 4K 分辨率的的屏幕制成,需要转移2490万颗晶粒,并只允许有3颗坏点。

此外,成品检测、修复也面临难题。

LED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这些技术无法直接套用在尺寸极为细小的 MicroLED上,因为检测速度太慢了。

单块 Micro LED 屏幕上集成的晶粒高达几千万颗,同时这些晶粒之间的距离小于0.1mm,甚至小于0.8mm,因此检测修复需要极快的速度以及极高的精准度。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产,除了要克服以上种种技术难点,还要面对产线和供应链是否完备的问题,Micro LED制作是一个精细分工、高度协同的产业,高精尖微型设备以及制作材料的供应是否充足,都会在量产中产生大的影响。

行至商业化前夜

 

一系列难点就像绳索,束缚住Micro LED 规模化商用的步伐。

也因此,从2000年德州理工大学首次提出Micro LED技术理论以来的多年间,几乎没有人敢确定,Micro LED就一定是最终能够成功的那个技术方案,于是绝大多数厂商都仅仅是把Micro LED作为备选方案投入研发。

台湾人李允立则是那部分极少数坚定选择Micro LED技术方向的人,而他创立的錼创,也成为推动Micro LED技术实现突破的关键企业。

李允立199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之后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跟随氮化镓(制作Micro LED衬底的主要材料)材料科学家 Fred Schubert 进行研究。

Schubert 是LED产业重量级人物,英国剑桥大学教科书《发光二极体(LED)》就是由他编写。

返台后,李允立在台湾大学光电所担任助理教授,几年短暂的教学生涯后,他决定投身业界。

2014年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允立集结一群想要“改变世界”的伙伴,立志为氮化物产业带来新思维。

錼创在 Micro LED 研发方面的进展很快引起了合作伙伴三星的兴趣,最终三星入股錼创,并成为其最大股东,持股超过两成。

三星之后,又有不少行业巨头开始关注到錼创,晶电、友达、联电、光宝科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其中晶电持股将近两成。

八年过去,錼创在Micro LED技术的传统难点,例如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环节都取得了技术突破。

早在2020年4月,錼创营销总监刘应苍就宣布Micro LED的三大难题,即巨量转移、检测以及修复,錼创都已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良率甚至可达到100%,这也将直接推动整个行业成本门槛的降低。

从Micro LED模组的成本构成来看,目前芯片大约占35%-40%,驱动背板约占20%-30%,生产制程约占20%-30%。

这三方面也就成为降成本的关键条件:芯片越小成本越低,这也是Micro LED在AR、VR等超小型显示应用领域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驱动背板成本的突破;制造环节成本的降低,例如巨量转移技术的突破可以提升良率,进而减少检测修复工作量,成本降低。

成本还要降低多少才足够支持商业化?而这又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呢?

李允立给出的商业化时间节点是2025年。2020年11月,李允立提出,MicroLED显示器的成本必须降低95%,才能让MicroLED真正成为主流显示技术。“MicroLED成本在5年内下滑95%,打开平面电视等主流应用市场,是有机会达成的目标。”

李允立表示,巨量转移的成本将在2025年下降至大约每平米2.3元人民币左右。

这仅仅是生产制程环节的部分成本,与成品成本概念不同。不过,对比目前市场上成品的价格,还是能感受到价格下降的巨大落差。

例如,三星110英寸4K MicroLED电视,报价约为15万美元,每平米售价折合人民币高达25万元。

按照生产制程环节成本占比20%计算,生产成本为5万元/平米,而巨量转移又是生产制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此比较,2.3元/平米的巨量转移成本,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成本收缩。

在检测环节,目前錼创已经将检测速度提升到每秒超过1万颗MicroLED,也就是完成一块4K分辨率的Micro LED屏幕的检测,仅需要41分钟。

此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技术的进步,在降低成本中的叠加作用明显。

在晶粒制造部分,衬底越大,晶粒越小,成本越低。例如,4英寸衬底面积利用率75%,而6英寸的衬底面积利用率就可以提升到84%;再以4英寸硅片为例,切100um的芯片数量是300um芯片的9倍。近年来大尺寸硅衬底的应用让成本进一步下降。

车载屏幕的未来

来源:B站视频《MicroLed产业近况梳理》

在芯片制造部分,2020年12月,加拿大Micro LED初创企业VueReal在倒装芯片技术上获得突破,良率超99.9%,而此前业内良率低于90%,仅这一个环节的提升,就意味着每个显示器的检修加工成本可降低数千美金。

根据錼创掌握的数据,仅2021年,Micro LED显示器的成本,已经比2020年降低了50%左右。

其实不止李允立,业内也有不少人的看法类似。

例如,晶电董事长范进雍也曾在2020年表示,未来4年Micro LED电视数量将增长十倍,2025年可望达到100万台规模,比OLED发展将近十年才跨入百万台电视门槛的速度还快。

今年3月3日,晶电斥资6.1亿元新台币购得台湾竹南科学园区一处厂房,范进雍称,这是为两三年后 Micro LED 量产做准备。

在无锡,利晶(利亚德与晶电合资成立)的Micro LED 基地也于2020年建成投产,按照规划,2023年至2025年扩产,Micro LED自发光显示大规模量产。

对于AR、VR等领域的应用,产业化将会更快,李允立预期,最快两、三年内,可以看到更多Micro LED导入AR、MR走向产业化的机会。

当然,这些仅仅代表了最乐观的那部分企业的判断。

TCL华星光电是Micro LED 的重量级玩家,TCL电子研发中心光学系统工程师季洪雷博士就向《建约车评》表示,不能认同錼创的判断,“(未来三四年)虽然Micro LED的价格会下降很多,不过下降到原来价格的5%,这个太夸张了。”

相应的,华星光电与錼创的节奏也有较大差异。

2020年7月,华星与三安半导体成立联合实验室,同年10月展示了一款4英寸 Micro LED 原型,12月,两家公司合资创建芯颖显示科技,专注于 Micro LED 研发。今年1月,芯颖投资3亿元在厦门建设Micro LED研发平台。

其他大陆厂商与华星的节奏类似,对于Micro LED 的研发,多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并有概念产品展示。

布局专利 抢夺议价权

 

对于 Micro LED的应用前景,业界观点并无分歧。即使对于时间节点判断不同,然而,该来的总会来。

屏幕制造是一个技术频繁迭代的行业,就像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曾提出的显示面板行业生存定律: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须提升一倍以上。

当下的Micro LED技术仍然处于各家自行探索研发,远远没形成通用标准的时期,这其实意味着,一旦自家研发的技术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那这家企业就将可能成为行业技术霸主。通过技术垄断,获取大量客户,通过技术转让,获取巨额收益。

掌握最前沿的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拥有了议价权,也意味着在这条长长的产业链上可以切走最大份的蛋糕。因此,行业巨头们在Micro LED技术研发上丝毫不敢懈怠。

2002年,第一项Micro LED专利申请出现,此后15年间,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但平均数量并不多。直到2017年开始,专利年申请量开始大幅提升,技术瓶颈的纷纷突破与越发密集的专利布局,都预示着这个行业已经行至市场化前夜。

车载屏幕的未来

数据来源:《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技术的专利分析》

来自Yole 2021年的数据显示,Micro LED显示相关专利的数量已经超过8900项,由近480个组织申请,进入这个行业的玩家越来越多了。

在这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苹果与三星这一对“冤家”。

苹果是一贯强势应对供应商的屏幕使用大户,而三星则是偏不信邪,凭借先进OLED技术成为拥有议价权的独家OLED屏幕供应商。

凭借iPhone X屏幕独家供应商的身份,三星一家拿走iPhone X成本的1/5。一向强势的苹果并不想咽下这口"窝囊气",于是积极扶持三星的竞争对手LG,无奈技术门槛突破并不简单,LG并没有形成气候。一直到iPhone 12的OLED屏幕,依然高达80%都来自三星。

苹果与三星,一个是吃够了苦头,一个是尝过了甜头,更何况随着苹果进军造车,苹果终端的屏幕应用数量将急剧增加。所以,在下一代屏幕技术的研发上,他们就成为了投入最积极的两家,都想在下一轮的较量中占个上风。

不过,看起来,这一次三星要赢苹果恐怕没那么简单。

据Yole估计,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有超过50亿美元用于Micro LED技术研发,这其中,苹果一家公司的内部研发投入占比26%,高达13亿美金。

根据2021年4月Yole发布的统计图可以看到,苹果已经获取的专利数量最多,而三星近年大幅加码,其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则远远超过苹果,并且其专利总量也略高于苹果,跃居全球第一。

车载屏幕的未来

不过三星与苹果发力的方向略有不同,三星主攻的是大尺寸屏幕,例如在2021年初推出了家用110英寸Micro LED电视;而苹果则主攻小尺寸AR、VR用屏幕。

紧随三星苹果之后的,是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厂商,数据显示,京东方、华星光电的专利拥有量都进入了世界前十。

此外,中国台湾的友达光电、錼创科技,以及韩国的LG、日本的索尼等都是掌握Micro LED技术的重量级选手。

大玩家排兵布阵

 

由于技术迭代迅速,技术霸主更替频繁,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几十年间,屏幕行业的市场格局已经历多次变迁。

在上一轮的屏幕之战中,日韩在技术上占据上风,中国大陆则成为最大产地,而中国台湾则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转折。

如今,Micro LED的时代正在蓄势,新一轮洗牌又将开始。

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这些地区的厂商凭借强大的技术储备,获取了抢夺产业链霸主地位的资格赛入场券,各自背负着曾经的光荣与遗憾,凝神等待新赛事开局的一声枪响。

在一个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的产业,很少人寄希望于单枪匹马地夺胜,在厂商内部研发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厂商间的合纵联横也在迅速布局。

得益于曾经的辉煌,台湾的面板产业从IC设计、LED制造、显示器面板厂,到系统整合厂商,不论是供应链,还是产业链均相当完备,再加上近年台湾厂商在Micro LED技术上的发力,使台湾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链接点,美国、韩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厂商都与其关系密切。

2014年,为了制衡三星,苹果公司开始加码Micro LED布局,收购台湾企业LuxVue ,一举将Micro LED炒热成举世皆知的技术。

2020年,苹果又投资100亿新台币,在台湾新竹科学园与晶电、友达合作建厂,准备为接下来的iPhone、iPad 供应Mini LED 与 Micro LED屏幕。

三星则选择了牵手錼创,如前文所述,三星是其最大股东,持股超过 2 成。

在上一轮台湾面板产业衰落的原因中,缺乏下游需求支撑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这一轮的布局中,牵手市占率庞大的大陆企业,是台湾企业本能的冲动。

例如,錼创与天马的合作。

天马主要通过Tier 1供货,其全球国际客户(Top24 Tier1)覆盖率达92%,中国自主品牌(Top10)覆盖率达100%。

中研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天马持续稳居第一名的位置,上半年取得13.9%的市场份额。

目前,錼创与天马已经推出多款车用Micro LED产品。例如,2021年推出的7.56"柔性 Micro LED显示屏,可应用于车载显示等领域。

除了与台湾企业联手,中国大陆厂商也在寻求与美国、韩国等企业的合作。

例如,京东方牵手美国公司罗辛尼(Rohinni),三安光电牵手三星等。

索尼也是Micro LED 领域不可忽视的一大玩家。索尼在2016年推出的Crystal LED黑彩晶显示器被称为大尺寸Micro LED显示器的鼻祖。经过多年迭代,黑彩晶扩展到了多个型号,性能更加优异。

随着智能电动车的爆发式发展,车载屏市场也将迎来Micro LED的争夺战。目前,在车载屏市场布局的Micro LED玩家越来越多。

例如,天马正在探索透明Micro LED、柔性Micro LED以及无边框Micro LED在汽车显示上的应用;维信诺、利亚德、国星光电等宣布将布局车载显示等领域;台湾工研院与錼创的四年合作计划,也把车载屏应用列为了重要方向;韩国企业首尔半导体也已经有车载微型显示器产品展出等等。

车载屏幕的未来

与此同时,一些科技巨头新玩家也纷纷入局,精力则主要集中在AR、VR领域。

例如,2021年9月,小米发布智能眼镜探索版,通过Micro LED光波导显像技术,实现信息显示、通话、导航、拍照、翻译等全部功能。

2016年,Facebook 旗下的 Oculus 收购了位于爱尔兰的 Micro LED 显示器开发商InfiniLED。Oculus 没有说明 InfiniLED 的显示解决方案计划,但 Oculus 很可能对下一代 VR 显示器感兴趣。

谷歌(通过旗下风投公司Gradient Ventures)、摩托罗拉、惠普、LG 等公司则共同投资了 Mojo Vision,该公司在2019 年 5 月宣布开发出了 14000 PPI Micro LED 微型显示器。

Conclusion

 

目前的Micro LED市场,在室外大尺寸商业屏和小尺寸AR的应用上进展迅速,而属于中小尺寸的车载屏则进展相对缓慢。

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商业屏幕本身造价高,对于价格不敏感,更容易消化Micro LED的技术成本;

其次,在大尺寸屏上实现巨量转移的难度相对较低,这就可以提升良率,降低成本;在AR上,由于不需要太高的分辨率,例如小米的Micro LED智能眼镜,分辨率仅为640×480,也就是只有92万个晶粒,巨量转移难度较小,成本较低;

最后,Micro LED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受芯片尺寸影响,AR、VR应用中,芯片较小,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而汽车屏幕属于中小屏幕,处于上下都够不着的尴尬境地,成本上不具优势,汽车客户又都是个人消费者,很难对价格不敏感。因此,价格就成了Micro LED上车的最大门槛。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Micro LED技术其实意味着巨大的崭新可能性:

更亮、更清晰、更稳定、更节能的Micro LED屏幕将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硬件支持之一;

AR、VR则是崭新的应用场景,例如蔚来已经推出了 NIO VR Glasses,而更为普遍的应用则是AR HUD的上车。Micro LED已经在AR领域进展迅速,这些进展完全可以移植到车内,丰富智能座舱的应用;

智能车灯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特斯拉的圣诞灯光秀已经展示了智能车灯的魅力,这正是Micro LED 可以大展身手的领域,通过更精细的控制、更高的亮度实现更完美的车灯娱乐和交互。

Micro LED技术就像是为各种汽车智能应用提供了一条更宽阔、更平坦的道路,借由这条路,汽车这个未来的智能移动空间才能够迭代得更迅速,也更精彩。

也正因此,屏幕新玩家的入局也会成为可能,除了传统面板厂商、科技巨头,车企也有可能成为新型玩家,正如苹果对手机屏幕的强势切入。

Micro LED上车的一出好戏,刚刚开始。

- 完 -

参考资料:

《Micro-LED 显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挑战》 
  作者:季洪雷 张萍萍 陈乃军 王代青 张彦 葛子义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技术的专利分析》
 作者:史敏娜 郭学军 梁明明 王小峰
《Micro LED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陈跃 徐文博 邹军 石明明 张子博 庞尔跃 李超 邵鹏睿 徐慧

B站视频《MicroLed产业近况梳理》

UP主:冬梅大桥

 

The original article was posted on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Smart Car Club."车载屏幕的未来

Recently, vehicles equipped with integrated black, large-sized displays have gained recognition among many consumers, becoming a hot topic in the industry. Of course, curved displays, 3D glass, large multi-screen setups, OLED, and other hot topic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competition among major manufacturers. In such an industry landscape, Aibang has established a car display communication group. Currently,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in the display and bonding industry chain, such as FAW, SAIC, Geely, Great Wall, Changan, Harman, Marrelli, Huayang, Desay SV, Hangsheng Electronics, Tianma, BOE, TPK, Changxin Technology, Xinli, Lai Bao, Lanshi, Bern, Teyi, Victory Precision, Xingxing Technology, TDK, VAC, 3M, Tongli Optoelectronics, Corning, Schott, AGC, Nippon Electric Glass, Sumitomo, and Sabic, have joined. All friends are welcome to join the group for discussions and mutual progress. 从全新奔驰S级看车载显示带来的豪华感与科技感
Download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