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W/AR HUD赛道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市场周期,以华阳为代表的中国供应商迎来了规模化上车的重要“转折点”。

近日,《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到,华阳集团(股票代码:002906)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多媒体HUD的出货量累计已经突破100万套,成为国内首家出货量突破百万套的HUD供应商。

过去,中国乘用车HUD市场主要由日本精机、大陆集团、电装等外资巨头垄断。但近几年,在汽车智能电动化浪潮的助推下,中国HUD市场持续走热,一批较早布局HUD市场的本土厂商开始异军突围,并逐步领先外资厂商。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W/AR HUD交付150.04万台,同比增长38.12%,前装标配搭载率达到7.53%,连续多年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

而从供应商的搭载情况来看,今年1-4月,华阳、泽景等国内本土厂商前装搭载HUD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8.02%,预计今年上半年将突破50%。其中,华阳作为中国本土的头部HUD厂商,先后拿下了长城、长安、上汽、吉利、广汽、奇瑞、蔚来、东风本田等诸多车企的前装定点,开始进入了HUD上车的“狂飙”时代。

那么,华阳为何能够率先实现HUD出货量的百万套目标?这背后,华阳在HUD方面具备怎么样的前瞻性优势?

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出货量率先突破百万套的背后

早在2012年,华阳就开始了HUD的自主研发,是国内较早研究车载HUD的本土厂商。彼时,HUD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HUD技术主要配置在高档车当中,配置率并不高。因此,国内外从事HUD技术生产的企业也不多。

据华阳多媒体HUD产品线总监杨晶介绍,HUD是集成了光、机、电、软件等技术的一体化产品,开发难度大且研发投入较高,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过去的10多年,华阳非常注重HUD技术的提升及产品的迭代升级,并在近年来持续投入AR-HUD,其市场地位得以不断巩固,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财报显示,华阳集团一直保持着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到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9.16%,重点聚焦汽车智能化、轻量化等赛道。

杨晶表示:“目前,华阳HUD产品线产能充足,同时还在有序扩充产能,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华阳多媒体旗下还拥有主要聚焦工业自动化的子公司(华阳智能),可以提供成熟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同时还在西安、芜湖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华阳围绕HUD的所有开发都是自主研发。据了解,华阳已经获得了百余项HUD相关专利,大多数都是针对HUD产品化难点的解决方案。

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正是如此,华阳成为了国内较早实现定点并量产的HUD供应商,也是中国首批实现HUD国产化突围的厂商。早在2015年-2016年期间,华阳就率先实现了C-HUD、W-HUD的首次量产;而在2019年,华阳就获得了国内首个AR-HUD定点项目……

2021年,越来越多的车型搭载HUD产品,但W-HUD依然是主流方案,AR-HUD大多还处于量产定点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华阳基于DLP技术开发的AR-HUD却成功在广汽传祺GS8上实现了量产供货,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实现基于DLP技术的AR-HUD量产供应商。

今年以来,华阳的HUD量产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已搭载在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赛力斯、VINFAST等客户的车型量产上市。除了自主品牌订单之外,华阳还拿下了东风本田、上汽大众等合资品牌的HUD订单,年内将搭载更多新客户的项目量产上市。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供应商2022年市场份额榜单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W/AR HUD交付150.04万台。其中,华阳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5.35%,位居国产供应商首位。

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众所周知,HUD是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软件算法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部件,需要对光学、整车行业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华阳集团旗下有精密电子、光学、汽车电子等业务,在产业链上面相比其他HUD初创公司更具优势。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认为,伴随更多订单的投入量产,未来华阳在HUD市场的占有率还将持续提升。

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多条路线发力未来市场

目前,W/AR HUD已经成为车企高配及新旗舰车型的亮点功能之一,并且逐步从“高端选配”走向“大众标配”。杨晶表示,W/AR HUD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作为智能驾驶人机交互技术“窗口”的AR-HUD,伴随着高阶智能驾驶的逐步量产,未来将逐步取代W-HUD。

资料显示,HUD产品主要有C-HUD、W-HUD和AR-HUD三大类型。目前,C-HUD已逐步退出市场,W-HUD因成本持续走低而被大规模采用,而AR-HUD可以更好地结合ADAS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场景融合,其搭载量已经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AR-HUD达到10.96万台,同比增长115.75%,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不过,目前,AR-HUD依然有多种技术路线,各家企业都有相应的量产方案,且综合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华阳AR-HUD一直采用的是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的发展策略,目前已实现TFT、DLP、LCOS成像技术的全面布局。

杨晶表示,AR-HUD的最终产品形态会走向更大尺寸虚像面积、更远投影距离的4.0时代,甚至会出现全挡风玻璃显示状态。因此,华阳不断地迭代和升级AR-HUD技术。

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华阳对外公布了斜投影、双焦面、LCOS、PHUD、裸眼3D、光波导等引领市场方向的全新AR-HUD产品。其中,LCOS AR-HUD可实现驻车观看高清大尺寸电影等娱乐场景;PHUD采用全新光学布置方式,通过组合可实现前风档全风档显示;而裸眼3D AR-HUD可实现3D成像真实体验,多焦面连续可变,有效解决炫晕等问题。

众所周知,提高AR-HUD体验必须要有更大的VID和FOV,这不仅需要经过特殊光路和反射层设计,还需要考虑散热的问题,所以AR-HUD主机的尺寸比W-HUD要大得多。华阳的斜投影HUD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变焦式投影技术,在小体积产品中,可以实现更大的视场,从而带来纵深体验感。

“AR-HUD最难的是实现虚拟与真实的精准对位。”杨晶表示,斜投影技术的诞生,推动了HUD从2D向3D发展,将用户体验从单焦面、虚拟屏,提升到可变VID、增强景深,最终形态向全息显示华丽转变,实现身临其境的增强现实交互效果。

除此之外,华阳还与珑璟光电在光波导HUD上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光波导在车内HUD产品中的研发工作。杨晶补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光波导AR-HUD技术的预研,推动国内AR-HUD产品达到更高级的功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华阳已经在双焦面技术上面实现了重要突破,成功打造了一款基于单PGU设计方案的双焦面AR-HUD产品,在体积、显示效果、BOM成本等方面都具备优势,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内某主流OEM的订单,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在这一块的空白。

不可否认,伴随着HUD搭载量的逐步走高,市场竞争势必会加剧。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已经进行了完整的布局,主要产品包括信息娱乐系统、液晶仪表、HUD、座舱域控、数字声学系统、电子内外后视镜、无线充电、自动泊车系统、驾驶域控等等。

未来,华阳的AR-HUD产品将协同其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其它汽车电子产品,为更多车厂提供一整套人机交互解决方案以及一站式的沉浸式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高工智能汽车):行业首家!HUD出货量破百万套,这家厂商凭啥可以领跑市场?

艾邦现建有汽车抬头显示HUD微信群,大陆电子、未来黑科技、泽景、马瑞利、华阳多媒体、法雷奥、怡利电子、前海智云谷、613所、矢崎仪表、疆程、乐驾科技、棱镜全息、京龙睿信、均胜电子、炽云科技、锐思华创、舜宇光学、广景、宝沃汽车、北汽、日产、比亚迪、一汽、上汽、蔚来、吉利、3M、积水、福耀玻璃、富兰光学、亮宇光学、京瓷、瑞霏光电等,欢迎扫码加入。加入前请转发本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群聊

欢迎加入艾邦HUD通讯录,目前有2500人,包含各大HUD厂商以及主机厂负责人均已经加入,可以通过点击下方关键词查看 主机厂 自动驾驶 车联网 HUD厂商 HUD初创 TFT影像源 DLP光机 MEMSLSP 芯片 电子元器件 光源 LCD 汽车配件 线路板 玻璃透镜 光学镜面 光学镀膜 光学镀膜设备 光学设计 光波导 匀光片 光扩散膜 高性能塑料 薄膜 功能涂料 吸光材料 散热方案 贴合胶带 胶水 胶粘剂 挡风玻璃 楔形膜 传动机构 AR生成器 AR导航 测试软件 切割机 激光设备 检测设备 设备 其他  

资料下载: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