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智能化革命中,全景天幕玻璃正从设计选配项转型为智能座舱标配组件。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新能源车全景天幕渗透率已达到14.4%,较上年同期增加7.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标配装配率为28.6%,增幅达11.6个 百分点。
面对高强度日照带来的热辐射挑战(天幕区域热感强度可达 800W/m²),智能调光玻璃通过光谱选择性调控技术,可使座舱降温幅度达 8-12℃,推动其在天幕解决方案中的渗透率快速攀升。
目前已接近20多款车型搭载智能调光玻璃,如小米YU7 MAX版本、全新智己L6、问界M9、尊界S800、红旗H9、蔚来EC7/EC6/ET5/ES7、极氪001/极氪009、比亚迪宋L/海豹、广汽AION S Plus、阿维塔12等。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搭载车型上市。
调光玻璃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LC(染料液晶)、EC(电致变色)、SPD(悬浮粒子)、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等。不同的技术路线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各技术路线都有发展前景,但总的来说这些技术在汽车调光玻璃上的应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亟需行业上下游一起共同克服攻关。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攻克行业瓶颈,共促行业发展,艾邦智能汽车俱乐部于7月17日在深圳举办了第三届汽车智能调光玻璃产业论坛。
下面小编带大家从论坛演讲、展台风采以及参会现场三部分给大家做个简单回顾。
一、演讲回顾
1、《电致反光“冷镜”智能窗技术》吉林大学唐匡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段羽
2024年,吉林大学唐匡特聘教授段羽带领团队开发了新型的可以在玻璃和镜面间自由切换的电致反光系统,对可见光和红外热具有调光和阻热效果,该技术的推广将重新定义车载天幕玻璃,车载显示系统以及车内挡光防护板等应用形态。
据悉,此项技术利用团队首创的多步短脉冲原子层沉积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原子层沉积薄膜的成膜质量及其速率,为原子层沉积在光热调控功能型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在本次论坛上段羽教授主要从热从哪里来、项目情况、电致反光技术、反光器件、技术应用、主攻方向等给大家详述了《电致反光“冷镜”智能窗技术》。
段羽教授指出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Stefan-Boltzmann Law),黑体单位面积辐射总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比如说汽车采用黑色的内饰,那么通过这个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就可以简单算出,如果车外的温度是30°,那么车内的黑色内饰实际上很容易就达到 60°以上,那么假设是成立,车内的黑体辐射的能量将达到 680 瓦每平方米,太阳的平均辐射功率也就 850瓦每平方米,这种情况下,就相当于有两个太阳照射,一个来自车外,一个来自车内,在车里类似黑体的辐射,吸收的越多发射的就越多。
段羽教授介绍到目前从市场来看,夏天全景天幕的隔热方式最直接有效的是采用带金属光泽的面板去隔热,究其大家喜欢采用这个方式的根本原因是金属在太阳光的辐射时,如在380nm-2500nm这个光辐射区域都有一个较好的反射,铝、铜、金、银等材质的反射也是比较好的,隔热遮阳板正是利用了这点。
最后段教授给大家介绍了一些电致变色的技术原理及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在科研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前期遇到的变色速度、功耗、透射率、稳定性、柔性化以及反射率相关问题,同时尺寸问题也比较突出,会带来生产制造问题以外,可能还导致器件变色更慢,或者不均匀。
目前针对以上问题,段教授团队已经解决了一些,如柔性化,现在这个器件已经是可以实现在柔性状态下工作,最大的面积可以做到171 平方厘米。这个取决于蒸镀的,还有这个原子沉积的步骤。
2、《极速液晶智慧光变- 新一代高信赖性动态调光技术进展》默克光电 高级项目经理 于硕
当前,随着物联网、智能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对智能调光解决方案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传统调光技术存在响应迟滞、能耗高、环境耐受性差等缺陷,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需求。默克光电在动态调光领域的技术突破源于对液晶材料特性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应用,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智能调光解决方案体系。
在本次论坛上默克光电高级项目经理于硕主要从显示材料、光学技术、计量与检测等方面同大家详细讲解了《极速液晶智慧光变- 新一代高信赖性动态调光技术进展》。
于硕经理介绍到默克是德国的一家医药化学公司,同时也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主要有生命科学、医药健康和电子科技三大业务板块。在电子科技下有很多业务板块,如液晶材料包括染料液晶属于显示材料,显示材料除了液晶材料外还有OLED材料、胶材料以及封装材料等。
根据公司内部的预算,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大概有三百多万辆,约1000多万平米的调光玻璃市场需求,这个需求其实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为啥默克大力发展染料液晶的原因所在,也期望染料液晶在未来的表现中更进一步。
染料液晶跟PDLC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加入进行UV固化的那种聚合物,相对来讲是比较纯粹的,所以会有一些相对于PDLC的一些优点。licrivision® LC 是默克申请的染料液晶商标,根据内部多年的技术积累,目前很难有产品能超过其耐候性和可靠性。目前在汽车和建筑领域都进行了商业化。目前为止,公司的染料液晶同合作伙伴已经推向市场好几年,如极氪009、红旗H9,Maextro S800都搭载了合作伙伴提供的调光玻璃。
最后于硕经理对公司染料液晶产品的优点进行了总结,于硕经理总结道,首先公司的染料液晶技术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没有信赖性、可靠性的问题,除此之外它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公司有很宽的产品生产线,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调制不同的液晶参数,其应用场景既可用于玻璃基板也可以用于塑料基板等。
3、《福耀“智慧车窗”方案---智能隐私侧窗玻璃》福耀集团 高级市场经理 张辉
目前,福耀的调光玻璃产品可分为PDLC调光玻璃、热致变色玻璃和EC 调光玻璃,其中PDLC 可调光全景天幕玻璃作为选配件已搭载于岚图FREE,可实现10 级透亮度可调,隔绝99%的紫外线;热致变色玻璃可定制多种玻璃颜色,且颜色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EC 调光天幕为福耀2021 年推出的重磅调光玻璃新品,具备低雾度、智能感应自动调光、隔热隔紫外线等特点,采用光弈的EC 电致变色技术,实现渐变式变色调光,目前已搭载于极氦001、广汽AION SPLUS 等车型中。2025年4月,福耀集团推出黑色EC整车调光方案。
在本次论坛上福耀集团高级市场经理张辉主要从市场趋势、需求分析、产品场景方案以及未来趋势同大家分享《福耀“智慧车窗”方案》。
张辉经理介绍到:2023年至2024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的渗透率稳步提升,2024年12月智能座舱装机量超过200万套的同时渗透率达到75.6%。目前智能座舱已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领域,智能座舱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要素。
张辉经理还给大家详细分析了需求,从谁,在什么场合用车,使用什么功能,解决什么问题,期待什么感受这些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分析出可应用的场景包括取代遮阳帘/贴膜、车内休息、车内观影以及驻车/离车隐私防护等。
接着给大家介绍了LC、PDLC、EC调光玻璃的调光原理以及分析了调光总成的结构、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对比了三种技术路线调光玻璃的性能特点以及目前的应用案例。
最后给大家总结到:作为智能座舱感知交互生态的核心载体,调光车窗技术与多模态交互系统的深度协同。其性能突破正推动汽车从“被动遮光”向“主动环境管理”跨越;市场用户对私密空间、光影舒适性及个性化体验需求激增(如:商务出行隐私保护、亲子场景强遮光需求);调光渗透率飙升,2028年全球车载调光侧窗车型激增,侧窗/天窗成为主力场景;第三方研究机构研究认为,调光市场发展前景持广阔。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具备创新隐私保护技术的调光产品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市场热点。
4、《精一智能调光玻璃,重新定义驾乘空间光环境》精一科技 执行总经理 张昱喆
2024年3月,精一智能纳米调光技术成功融入全新极氪001YOU系列全景调光天幕。区别于传统汽车全景天幕的设定精一智能纳米调光天幕无需额外加装物理遮阳帘即可满足用户隔热、遮阳、防紫外等日常驾乘需求。
在本次论坛上精一科技执行总经理张昱喆主要从全球背景与趋势、智能座舱玻璃未来驾乘空间解决方案、行业智能调光技术对比以及精一科技的智能纳米调光技术原理等方面给大家详述了《精一智能调光玻璃,重新定义驾乘空间光环境》。
精一智能纳米调光技术原理是在两层导电膜(Ito)中置入纳米材料,在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对纳米材料的姿态转向调节,从而控制调节光线的透过量,形成明暗变化的交互体验。
精一智能座舱玻璃独创性优势包括:①、感知响应时间短,2~5秒感知响应时间,80倍透光对比度在4秒内即可实现。②、大面积玻璃均匀调光且调光速度具有一致性。性能优势主要包括防晒遮阳,可代替传统遮阳并且有效提升舱内空间。
精一智能调光玻璃可根据驾驶状态调整玻璃透明度如车辆静止时:全车座舱自动进入隐私模式,防止外界窥视,且不占用电能:正常驾驶时,若无隐私要求,也可自定义通过光感调节到不同的光线透过率。
5、《览锐EC调光膜老化方案及技术成果》览锐光电 CEO 周焱
览锐电致变色调光技术涵盖天窗、侧窗、前档风玻璃等,助力车企进行整车升级,为驾驶舱营造一个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车内环境。览锐电致变色调光薄膜能够适配各系车型的传统车用玻璃,通过与汽车部件供应商合作,满足玻璃智能化需求。
在本次论坛上览锐光电CEO周焱主要从有机全固态电致变色调光膜的环境稳定性、览锐电致变色调光产品迭代筛选方案、览锐车规级电致变色调光产品老化寿命与存放寿命等给大家详述了《览锐EC调光膜老化方案及技术成果》。
周焱CEO介绍到:材料体系未变更的情况下,EC涂布厚度越厚,器件暗态透过率越低,对比度越高,变色时间相应延长。览锐EC调光膜经过颜色改善后,整体变色过程颜色趋于中性黑。
览锐核心竞争力包括材料的开发、卷对卷工艺、器件工艺等,材料开放方面,三种关键材料完全自主研发,是目前超过工业标准要求的长寿命黑色材料体系;卷对卷工艺方面,低成本无需真空的低温卷对卷印刷工艺,全自动高效率生产,单条产线年产量可达100万平米;生产工艺方面,全自动裁切和擦边布线生产工艺, 实现后端产品产能匹配,产品良率高。
最后周总介绍了公司产品的存放寿命,览锐调光膜在出货包装条件下,室温环境存放14周(3个月),性能稳定;览锐调光膜在室温25±3℃条件下,裸膜存放9周(2个月),性能稳定。
6、《光幕“窗”新未来》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部长 骆欢
京东方基于染料液晶调光技术,已在交通、轨道、建筑等领域推出多款智慧视窗产品,并成功赋能极氪009、红旗H9等高端车型侧窗调光。近日,京东方创新研发出基于柔性染料液晶调光技术的智慧视窗产品——柔性调光天幕,当炙热阳光穿透天窗时,调光模式一键切换,既可欣赏天空风景,又可隔热遮阳,颠覆了传统汽车天窗设计,给未来汽车天窗带来无限可能。
在本次论坛上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部长骆欢主要从中国车市现状、如何跳出同质化、玻璃上的差异化、调光方案对比、公司LC产品特点等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光幕“窗”新未来》。
骆欢部长介绍到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汽车行业的又一次颠覆性革命。天幕对行业是全新的机会,但对消费者也有驾乘体验上的痛点。京东方2024年底量产全球首个柔性中试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双曲柔性产品方案解决车企天幕调光智能化需求。
京东方将透明显示与车窗融合,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显示。联合车厂积极探索智能显示窗更多应用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让交互更智能。透明薄膜天线可以替代传统外置天线,与玻璃集成放置在玻璃夹层或内侧,减少风阻影响和提升美观性。京东方可以基于客户需求的频段、外观和安装方式提供客制化服务。
7、《睿华液晶智能调光玻璃解决方案》睿华光电 董事长 蔡华
睿华光电推出的全新光电产品,染色液晶AI调光玻璃。产品可以实现AI自主调光,能在外界光线强度和车内光线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微电压快速调节透光率——在强光下降低可见光透过率、减少炫光;在光线不足时提高透光率,保证良好视野。其次是隔热节能:可以有效阻隔红外线等热辐射(可实现99%以上的阻隔),降低车内温度上升速度,减少空调负荷,从而达到节能效果。此外还有保护隐私、提升美观度等优势。
公司的染色液晶调光玻璃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经通过小米YU的搭载上车测试。
在本次论坛上睿华光电董事长蔡华在本次论坛上主要从液晶调光玻璃市场、技术创新点、液晶AI调光玻璃核心特点、前景等方面给大家详细分享了《睿华液晶智能调光玻璃解决方案》。
蔡华董事长介绍到睿华液晶AI调光玻璃原理:联合清大研究院共同开发的一种基于多层复合和纳米分散液晶(在液晶体系中引入纳米尺度的颗粒或结构,通过纳米材料与液晶分子的相互作用,赋予复合材料新的物理化学特性)协同作用的智能调光技术。
液晶AI调光玻璃-核心特点包括:
LC+AI算法:自主研发的纳米分散液晶技术(LC)和自适应驱动算法通过动态感知环境光强和用户习惯,实现自适应调光的智能算法;
多层复合技术:清大睿华联合实验室开发出液固态自由转换可调材料,并采用“玻璃-LC-液态/固态分子材料-玻璃”夹层设计COF/OCR;
响应速度快:具有秒级响应速度,调光玻璃可在0.1秒内快速切换明暗状态,为用户带来即时的视觉和使用体验。
最后蔡总给大家详述了公司30亿元液晶AI调光玻璃(LC)项目总体规划,项目预计投产时间为26年底前。
8、《PVD真空镀膜在智能调光玻璃上的应用》 广东汇成真空 光电项目经理 王瑶
在本次论坛上广东汇成真空光电项目经理王瑶主要从调光技术的发展以及现状、调光技术应用、调光技术工艺难点及解决方案等给大家详述了《PVD真空镀膜在智能调光玻璃上的应用》。
王瑶经理介绍到:2025 年,随着消费者对车内舒适性要求提升以及全景天幕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调光玻璃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技术趋势。根据最新市场数据,2025 年中国汽车领域调光玻璃市场规模已达 66.5 亿 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 25%-30% 的复合增长率。
目前调光技术难点包括:降低制备成本、增大光调制幅度、提升光响应时间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等。针对这些难点,广东汇成真空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如通过更大的薄膜沉积设备和提升镀膜效率来降低制备成本;通过优化薄膜材料组分,使用更低阻材料来提升光响应时间;具有大面积沉积、连续生产、组分精准可控的沉积设备是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公司的柔性电子卷绕真空镀膜设备HCFLC系列是专为生产和研发需求打造的理想设备,配备多种在线监测装置,并支持集成各类现场测量传感器使其在制造环境中展现卓越性能。同时,该设备兼具通用性和高度灵活性,可作为研发设备使用。HCFLC系列采用旋转磁控阴极,最大镀膜幅宽可达2000mm,原料最大卷径可达500mm,为高生产率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HCFLC系列不仅支持非反应性溅射工艺,同时也可进行反应性溅射工艺,并可配备多种在线传感器,实现对关键物理层特性的连续、精准监测,如电阻率、反射率和透射率。
9、《车载PDLC技术的革新与未来:聚焦黑色PDLC技术的突破及应用》珠海水发兴业新材料 研发所所长 吴琴
在本次论坛上珠海水发兴业新材料研发所所长吴琴主要从PDLC技术基础、黑色PDLC技术突破、车载PDLC技术应用效果与问题分析、改善方向与创新实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给大家详述了《车载PDLC技术的革新与未来:聚焦黑色PDLC技术的突破及应用》。
吴琴所长介绍到车载PDLC技术优势包括:智能调光与隐私保护,瞬间切换透明与不透明状态,减少眩光,提升驾驶安全与舒适。隔热节能,阻隔紫外线与热量,降低车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娱乐与空间优化,为车载娱乐提供新载体,增强科技感,扩大头部交互空间。
黑色PDLC技术的研发难点主要在于亮暗态黑色程度的平衡及一致性,关态的黑度及开态的通透性平衡以及耐候性。通过染料组合优化解决染料多样性与平衡的问题,通过调整胶水体系配方提高开态通透性,同时保持关态高黑度,实现高对比度。通过优化材料性能,如提高染料稳定性、增强聚合物耐候性,提升整体耐候性。
在改善方向与创新实践部分吴琴所长主要从材料和工艺两大方向给大家做了详细介绍,如染料创新及优化,染料PDLC体系优化、极黑膜及反向黑膜的开发;工艺方面,涂布工艺的优化、自动化技术升级、自动化检测与质量控制。
吴琴所长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场景化应用,隔热与调光技术的深度融合,跨技术融合:从“单一功能”到“场景化系统”。
10、《二色性染料及液晶新材料在车用功能膜领域的应用》先幻新材料 总经理 周基炜
在本次论坛上先幻新材料总经理周基炜主要从PDLC调光膜用二色性染料、液晶HUD反射膜、液晶炫彩窗膜、液晶炫彩车衣等给大家详述了《二色性染料及液晶新材料在车用功能膜领域的应用》。
周基炜总经理指出,通过白色 PDLC 和染料 PDLC 做对比,白色PDLC在调节明暗和隔热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也是为啥要做黑色PDLC和掺杂染料液晶的原因。通过加入染料,可以增加明暗的调节的功能,由于染料本身可吸收可见光,这就可以实现隔热功能。
周基炜总经理介绍到要做好一个PDLC膜片,主要涉及到四个层面:小分子液晶与UV单体开发、二色性染料分子开发、染料胶水配方的开发、膜片制造工艺。最基础的就是小分子液晶和 UV 单体的开发,这个很关键,这就是基础材料,这个材料好,后面的才一层一层地会好起来。
聚焦到二次性染料,周基炜总经理认为有序度、耐候性、溶解性、颜色、吸光度这五个方面很重要。二次性染料分子要有非常高的有序度,也就是它要有一个很好的二次性,二次性比要足够高。溶解性指的是染料分子在这个整个这个液晶体系里边的溶解度。优秀染料的数量、颜色要足够多,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余地,有足够可能性去找出最好的组合。吸光波长越宽和吸光度越强都是所要追求的。
在众多染料的研发中,先幻筛选出了紫色的产品向市场推广,目前紫色染料有着高纯度、宽吸收峰、高二色性、高溶解性、高耐候性的性能特点。尽管研发成本很高,但凭借公司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量产能力,首发定价298元每克。
后续公司还将会陆续推出黄色的,预计在8 月份推出黄色的二次性染料,9 月份会推出蓝色的,目前都是葸醌类的。然后再往后会开发低雾度、高透度的染料液晶技术。
最后给大家介绍了其他车载方面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功能膜,如液晶HUD反射膜、液晶炫彩窗膜、液晶炫彩车衣。
11、《碳中和目标下汽车调光玻璃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碳中和 总顾问师 吴光伦
在碳中和目标下,对汽车调光玻璃进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Carbon Footprint, CFP)核算是评估其环境效益、优化产品设计和制定减排策略的关键。汽车调光玻璃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中,使用阶段的减碳效益(轻量化+空调节能)可抵消30-50%的生产排放。
在本次论坛上碳中和总顾问师吴光伦主要从气候的变迁、极端气候不断发生、碳管理、产品的碳足迹、汽车调光玻璃-LCA等方面给大家详述了《碳中和目标下汽车调光玻璃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
吴光伦总顾问师介绍到,碳管理主要在管理的七种温室气体,由CO2、CH4、N2O、PFCS、HFCS、SF6、NF3组成,最后都会转成CO2e。
汽车调光玻璃 -LCA,LCA即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这个分析不仅仅包括碳排放,目前欧洲在算整个环境足迹。所谓的环境足迹,最后会有一张二维码告诉你这个产品对整个环境它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环境足迹最终就是归一化指标这一个东西。
归一化指标就是我们不管什么样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里面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一定只有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还有什么水资源,还有可能对人体有影响,可能对富营养化有影响,对各式各样的这些指标是有影响的,这个叫做对环境的冲击量。这件事情最后会把它归纳到一个数值,也就是一个分数,欧盟把它分成五个等级,a、b、c、d、e,也就是说你的产品进去欧洲的时候,它的所谓的这一个环境足迹是 a 级 、b 级、 c 级、d 级、 e 级,他会给你最后分成这样。
最后吴光伦总顾问师给大家总结了如何证明产品的碳足迹是正确的,主要从六个方面做了介绍,分别是提供这个碳足迹数据的目标与范围、提供LCA模型、提供单元过程数据集、提供客户数据集哪些使用前景调查、提供客户碳足迹计算清册、提供第三方查证证书。
12、《透明显示与调光膜结合实现完美座舱解决方案》江苏友威科技 总经理 孙加元
在本次论坛上江苏友威科技总经理孙加元主要从透明显示分类、友威透明显示技术方案、友威PC透明显示膜、友威透明显示技术使用场景等给大家详述了《透明显示与调光膜结合实现完美座舱解决方案》。
孙加元总经理介绍到:透明显示从光源来分可分为映射、投射以及自发光。映射的优点:透光率高,成本低;缺点:亮度低、不适合高亮环境。投射的优点:透光率高,可以应用与曲面;缺点是光损失大,对投影设备亮度要求极高。自发光包括格栅屏、OLED、Micro LED。
友威透明显示技术方案包括10余项,大都可以商用,如PVB微渗工艺、溶剂型低温丝印反光油墨、UV型低温丝印反光油墨、低雾度低温喷印反光油墨(平面可以商用,曲面需解决打印设备效率)、低雾度高温喷印反光油墨(平面可以商用)、纳米微粒漫反射投影(多用于背投,可商用)、纳米压印凌镜反射投影(用于正投,可商用)等。
友威透明显示技术使用场景包括天幕前挡、侧窗、后档、B柱、面板、列车、家电、建筑、3C市场。汽车主机厂后装玻璃氛围灯精品项目目前已定点奇瑞(1款)车型、比亚迪(4款)车型、广汽昊铂(1款)车型、东风岚图全系车型、阿维塔12(1款)。
13、《汽车智能调光玻璃解决方案》御光新材 董事会秘书 赵巍巍
御光Filmbase自主研发了一整套纳米级PVD镀膜工艺,实现超宽幅、高均匀的导电性能,同时在导电膜表面叠加绝缘保护层,大幅提升耐压能力,让液晶膜在高频使用中依然稳定可靠,不起泡、不漏电、不变色。
在本次论坛上御光新材董事会秘书赵巍巍主要从公司介绍、技术产品、PDLC液晶薄膜技术和DLC染料液晶技术的发展融合、染料液晶技术行业对比分析、汽车智能薄膜的产品功能及应用场景等给大家详述了《汽车智能调光玻璃解决方案》。
赵巍巍董事会秘书介绍到,公司的技术产品包括:PDLC液晶薄膜技术、DLC染料液晶薄膜技术、EC电致变色薄膜技术。最后给大家介绍了PDLC液晶薄膜/智能玻璃的工作原理与功能及应用场景,PDLC液晶薄膜技术和DLC染料液晶技术的发展融合。染料液晶技术行业对比分析以及智能薄膜汽车应用场景。
14、《VO₂基智能节能汽车玻璃真空镀膜技术》深圳大学 博导 张东平教授
VO₂(二氧化钒)基智能镀膜是一种利用二氧化钒相变特性的功能薄膜技术,通过真空镀膜工艺(磁控溅射/原子层沉积)将VO₂纳米薄膜附着于汽车玻璃表面,实现自适应温控。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导张东平教授团队开发的低相变温度VO₂薄膜技术,以创新磁控溅射工艺突破传统温控瓶颈,将二氧化钒相变温度从68℃降至45℃以下,使智能玻璃在常温环境下即可动态调节红外透射率,真正实现“冬暖夏凉”的智能光热管理。
在本次论坛上深圳大学博导张东平教授主要从二氧化钒概述、VO2智能窗目前存在的问题、课题组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给大家详述了《VO2基智能节能汽车玻璃真空镀膜技术》。
张东平教授介绍到:当前普遍的汽车窗户节能措施是贴膜,常见的节能贴膜是镀含Ag或其他金属膜层的多层膜结构,但这种结构一旦形成,其光学性能就不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基于VO2热光效应的智能节能窗能随着环境温度对红外光进行自动双向可逆调节,获得冬暖夏凉的效果,是未来节能窗发展的新趋势。但VO2智能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纯相VO2制备困难、环境稳定性差、低的可见光透射率、高的沉积温度等。
高可见光透射率VO2薄膜制备透射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折射率高反射大以及消光系数大吸收高,可以通过增加减反射膜、降低二氧化钒膜的厚度、制备人工微纳结构薄膜等方式提高透射率。
15、圆桌论坛
在本次论坛的最后,我们有幸邀请到行业大咖:御光新材董事长朱龙山、牛津大学研究员杜雅初、睿华光电董事长蔡华、深圳唯酷光电研发总监郭才、珠海水发兴业新材料研发所所长吴琴围绕调光玻璃在新能源时代智能座舱&天幕的技术突破与生态进化为题,同大家做了深入的探讨,各抒己见,传递行业前沿信息。
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同现场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度剖析,发表了各自看法,为业内人士提供专业的看法。
1、技术落地与用户价值:调光玻璃如何重构智能座舱体验? (用户价值)
2、技术路线之争:从单一功能到系统集成的“最优解”在哪里? (技术路径)
3、产业链协同与商业化破局:从小批量选配到规模化装车的挑战? (产业协同)
4、未来趋势与生态构建:调光玻璃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未来生态)
最后大家各自展开交流了调光玻璃新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