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产业研究报告》,梳理HUD搭载情况、HUD产业链上中下游厂商动态,并将各厂商HUD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对未来HUD产业技术趋势、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本篇文章摘取报告中3个亮点内容进行解读。

01

HUD装配量大幅增长,2025年装配量冲击500万台

2024年全年,HUD装配量达355万台,同比增长63.0%,装配率达到15.5%,同比扩大5.2个百分点。2025年1-4月,HUD装配量接近110万台,同比增长27.6%。

分HUD产品类型来看,C-HUD已经逐渐退出前装市场,AR-HUD市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AR-HUD占比提升至26.0%,同比增加15.4个百分点。

2022年-2025年4月,中国乘用车HUD分产品类型占比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产业研究报告》

具体到AR-HUD品类来看,2024年全年,AR-HUD装配量突破90万台,同比大幅增长300.7%;2025年1-4月,AR-HUD装配量接近25万台,预计2025年全年AR-HUD装配量将突破100万台。

2022-2025年4月,中国乘用车AR-HUD装配量及装配率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产业研究报告》

2025年1-4月,在AR-HUD装配价格区间分布上,15-20万元为占比最高区间,占比超过25%。在该区间内,有深蓝S07、深蓝L07、极氪X等AR-HUD装配率100%的车型。

2025年1-4月,在AR-HUD装配量品牌排名中,深蓝汽车以5.6万辆排名第一,市占比达22.8%,该品牌旗下多款车型AR-HUD装配率为100%。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产业研究报告》

02

小鹏 × 华为联手打造AR-HUD新体验,AR构图引擎算法是关键

2025年6月,小鹏华为联合发布“追光全景抬头显示”,该产品采用来自华为的自研车规级成像模组和AR构图引擎,小鹏汽车负责全场景AR-HUD应用、人因体验HMI(人机界面模块)布局和整车数据提供。

小鹏、华为联合打造追光全景抬头显示

来源:小鹏汽车

小鹏追光全景抬头显示主要提升点在于:

  1. 87英寸更大显示画幅、1800:1画面对比度及15000尼特亮度,确保HUD显示的内容在任何环境下均清晰可见。

  2. 10m的投影距离,超过人眼7.5 米左右的远近景感知切换距离,驾驶员在观看 HUD 信息时无需频繁调整眼部焦距,叠加畸变矫正算法让畸变率控制在1%以内,有效避免驾驶员眼睛疲劳、头晕的问题。

  3. 应用小鹏3D OCC技术,车辆能够精准且实时感知真实道路,包括道路坡度、周边环境等信息,叠加小鹏、华为AR引擎预测算法,让光毯与路面完美贴合。

华为除了提供其LCoS光机外,另一重要助力在于其AR引擎产品,在华为AR引擎赋能下,小鹏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可实现抑制超过80%的因车架抖动引起的虚像与实景不贴合问题,此外还提供有坡度补偿算法以及时延补偿算法。

华为AR引擎

图片来源:华为

一个好的AR引擎可有效降低AR-HUD显示图像与实景不贴合、图像抖动、图像遮挡等问题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目前国内AR-HUD除软硬一体方案外,还有部分软硬解耦的方案。以AR构图引擎为例,国内较为成熟的方案有东软的AR For Car软件产品。

东软AR For Car产品能力

来源:东软集团

东软AR For Car实际上是一个座舱级的AR软件产品,具备座舱全视角AR构建能力,除HUD外,还支持仪表、中控、电子后视镜等显示屏的AR内容呈现。可打造包括智能驾驶、地图导航、社交娱乐、车辆信息等AR内容体验。

东软AR算法能力雷达图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产业研究报告》

东软AR For Car方案包含AR Studio设计者平台 、AR SDK开发者平台、AR实景仿真测试平台三个工具,其中:

  • AR Studio设计者平台,提供可视化AR场景编辑、快速生成AR应用程序、用户体验设计实时预览等内容,能有效提升AR应用开发效率,简化设计人员与开发人员合作模式

  • AR SDK开发者平台,实现软硬分离方案,且支持跨平台可灵活部署,可赋能主机厂实现AR应用自研,且能快速迭代用户体验

  • AR实景仿真测试平台,快速呈现AR设计效果,缩短车企开发周期

借助上述工具,主机厂可打造跨平台、且具备品牌统一调性的AR产品,并满足OTA快速迭代的需求。

03

小米YU7量产首发搭载P-HUD

2025年6月,小米YU 7发布,该车型为国内首款搭载P-HUD(小米称其为:天际屏)产品的量产车型。产品由TCL华星与华阳共同打造,其中TCL华星提供三块11.98英寸Mini LED屏幕,华阳集团提供P-HUD成像技术支持。

小米YU7 上采用的P-HUD相比传统HUD的主要优势在于:

  • 超宽画幅:1.1m 超宽全景显示,横跨整个中控台,覆盖从A柱到A柱的区域。

  • 抗强光影响:小米天际屏是将信息投射至前风挡下黑区,叠加高分辨率、亮度及对比度,其抗强光影响能力显著高于传统HUD产品。

  • 清晰显示:采用的Mini LED方案可有效提升产品亮度和对比度,YU7 的天际屏最大亮度1200 尼特,对比度理论上超过100000:1。此外,天际屏拥有108 PPD(每度视觉内像素),作为对比,传统中控大屏的PPD在70~90之间,PPD参数值越高,意味着显示画面效果更清晰。

P-HUD最早在宝马概念车型上搭载,宝马称其为“Panoramic HUD”,2025CES展上,宝马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全景iDrive”同样搭载了P-HUD产品,预计2026年在宝马车型上量产。

除上述TCL华星、华阳外,供应商端还有多家厂商推出有相似方案,包括大陆集团、京东方、泽景、怡利电子、哈曼、法雷奥、现代摩比斯等。

部分厂商P-HUD产品对比

来源:佐思汽研《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产业研究报告》

《2025年中国乘用车HUD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页数:600页

01

HUD产业综述

HUD主要参数

HUD在智能座舱的必要性

HUD 主要产品类型

HUD 不同产品类型显示特点

AR-HUD主要优势性

AR-HUD为座舱显示带来的提升效应

AR-HUD关键技术

AR-HUD主要组成部分

AR-HUD 主要设计难点

HUD产品拆解图

HUD 国内相关法规

HUD 国外相关法规

HUD产业链图谱

02

HUD行业发展趋势

AR-HUD产品主要发展趋势(1):AR-HUD “质”、“量”双重快速发展

AR-HUD产品主要发展趋势(2):多焦面

......

AR-HUD产品主要发展趋势(19):显示面板厂商掀起Micro LED HUD热潮

AR-HUD产品主要发展趋势(20):P-HUD将迎来快速发展

AR-HUD产品主要发展趋势(21):AR-HUD向着更大FoV、更远VID、更大成像画面发展

03

HUD行业应用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品牌及整体市场装配量、装配率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情况:分OEM类型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情况:分价格段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情况:分能源类型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情况:分车辆类型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情况:分品牌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情况:分车型

中国乘用车HUD装配情况:分产品类型

中国乘用车HUD供应商市场份额

中国乘用车AR-HUD装配情况

中国乘用车AR-HUD装配情况:分OEM类型

中国乘用车AR-HUD装配情况:分价格段

中国乘用车AR-HUD装配情况:分品牌

中国乘用车AR-HUD装配情况:分车型

中国乘用车AR-HUD装配情况:分技术类型

中国乘用车AR-HUD供应商市场份额

HUD 市场规模预测(2022~2029年)

04

主机厂AR-HUD应用研究

4.1 AR-HUD搭载车型及其参数对比(1-5)

4.2 奔驰

4.3 大众

4.4 奥迪

4.5 吉利

代表车型:领克900

代表车型:领克08

代表车型:极氪007

代表车型:银河L7

吉利光波导技术应用

4.6 长安

4.7 北汽

4.8 奇瑞

4.9 东风岚图

4.10 比亚迪

4.11 鸿蒙智行

4.12 小鹏汽车

4.13 蔚来

4.14 小米

4.15 长安马自达

05

HUD厂商研究

供应商HUD产品及其优势对比(1-5)

供应商AR-HUD指标及配套车型对比(1-4)

5.1 日本精机

日本精机HUD业务营收

日本精机HUD生产基地

日本精机HUD研发能力

日本精机HUD产品规划(1-3)

日本精机AR HUD

日本精机HUD新品

日本精机HUD应用车型

日本精机扩大HUD生产、研发规模(1-4)

日本精机强化HUD竞争力的举措

5.2 大陆集团

大陆HUD研发及生产基地

大陆HUD迭代历程

大陆集团C-HUD

大陆集团W-HUD

大陆AR-HUD技术(1)

大陆AR-HUD技术(2)

大陆TFT AR HUD与DLP AR-HUD对比

大陆AR-HUD主要参数

大陆在AR-HUD的新型技术探索(1)

大陆在AR-HUD的新型技术探索(2)

大陆在AR-HUD的新型技术探索(3)

大陆全息波导HUD

大陆全息波导HUD产品结构及尺寸

大陆全景式HUD

大陆变焦式HUD

大陆集团最新HUD产品(2025年)

5.3 电装

5.4 松下

5.5 LG

5.6 Maxell

5.7 日本矢崎

5.8 Envisics

5.9 哈曼

5.10 现代摩比斯

5.11 CY Vision

5.12 FIC(First International Computer)

 

5.13 华阳多媒体

公司简介

HUD 发展历程

华阳HUD 核心技术(1)

HUD 核心技术(2)

W-HUD产品布局

AR-HUD产品布局(1)

AR-HUD产品布局(2)

华阳景深式3D AR-HUD

虚拟全景显示HUD

华阳SR-HUD(模拟现实抬头显示)

华阳HUD发展技术路线

HUD 产品量产案例(1-4)

5.14 水晶光电

公司简介

HUD发展历程

HUD 核心技术

HUD 产品线

水晶光电 PGU产品

W-HUD 产品

TFT AR-HUD

AR-HUD( LCOS 、斜投影)

水晶光电 光波导技术探索

AR-HUD 上车案例(1-2)

5.15 疆程

5.16 泽景电子

5.17 怡利电子

5.18 未来黑科技

5.19 华为

 

5.20 东软集团

东软全新一代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东软OneSight产品发展历程及平台化产品

东软OneSight产品组成

东软OneSight产品优势(1)

东软OneSight产品优势(2)

东软OneSight赋能座舱全视角AR体验

东软OneSight实车显示效果与市面竞品对比(1)

东软OneSight实车显示效果与市面竞品对比(2)

5.21 一数科技

5.22 经纬恒润

5.23 瀚思通

5.24 睿维视

5.25 智云谷

5.26 棱镜全息

5.27 炽云科技

5.28 欧菲光

5.29 天马微电子

5.30 中强光电

 

5.31 其他厂商

TCL华星

梧桐车联

德赛西威

车灯企业进驻HUD领域

06

HUD产业链研究

Part.1

PGU模组供应商研究

1.1 PGU技术路径

1.2 PGU供应商总结

1.3 京瓷

京瓷PGU产品规划路径

京瓷HUD PGU产品线

PGU产品: 1.12inch、 2.6inch

TFT PGU产品(1-7)

京瓷3D AR-HUD

1.4 京东方

京东方全国生产基地

京东方HUD光机产品

京东方精电TFT模组及AR-HUD产品落地

京东方精电TFT模组:3.5英寸

京东方PHUD 产品

京东方 Micro LED HUD

1.5 广景视睿

1.6 歌尔股份

1.7 南阳利达光电

1.8 龙马璞芯

 

1.9 其他

日本理光

群创CarUX

友达光电

华引芯

Part.2

芯片供应商研究

2.1 芯片类供应商研究总结

 

2.2 德州仪器

TI DLP技术及其商业模式

TI DLP产品发展历程

TI DLP优势效应

TI 部分DLP芯片参数对比

TI 第一代HUD芯片

TI 第二代HUD芯片

TI 第三代HUD芯片

TI 第四代HUD芯片

TI 行业应用

2.3 南京芯视元

2.4 奇景光电

2.5 Microvision

2.6 爱普生

2.7 豪威集团

2.8 其他

龙马璞芯

慧新辰

芯鼎微

瑞萨电子

Part.3

光源供应商研究

3.1 光源供应商研究总结

 

3.2 日亚

日亚用于HUD 的光源产品系列(1-3)

日亚激光二极管(LD)产品介绍

3.3 艾迈斯欧司朗

PGU 光源设计要求

艾迈斯欧司朗适用于 TFT-LCD 方案的白光 LED 产品

艾迈斯欧司朗适用于DLP、LCD技术的光源解决方案(1)

艾迈斯欧司朗适用于DLP、LCD技术的光源解决方案(2)

艾迈斯欧司朗HUD光源解决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白光LED产品路线

艾迈斯欧司朗RGB三色LED产品路线

艾迈斯欧司朗LED光源产品

艾迈斯欧司朗绿光产品

艾迈斯欧司朗针对AR-HUD的激光光源产品路径

艾迈斯欧司朗激光光源产品

艾迈斯欧司朗未来AR-HUD光源解决方案

3.4 聚飞光电

Part.4

光学镜片

舜宇光学HUD光学部件

富兰光学HUD光学透镜

亮宇光学HUD自由曲面镜

南阳利达光电AR-HUD用精密光学元组件——精密透镜

南阳利达光电AR-HUD用精密光学元组件——平面镜、棱镜

水晶光电 光学镜面

宇瞳光学HUD自由曲面镜

锦辉光学HUD光学部件

Part.5

光波导技术

5.1 珑璟光电

珑璟光电技术路线

珑璟光电全息AR-3D HUD光学显示系统

珑璟光电体全息光波导HUD产品优势(1)

珑璟光电体全息光波导HUD产品优势(2)

5.2 三极光电

5.3 苏大维格

5.4 DigiLens

Part.6

前挡风玻璃

6.1 福耀玻璃

福耀抬头显示玻璃产品

福耀智眸前挡玻璃

福耀 HUD玻璃产品专利

6.2 AGC

 

6.3 其他

康宁

圣戈班

Part.7

楔形膜

7.1 积水化学

 

7.2 伊士曼

伊士曼 HUD楔形膜(1-4)

伊士曼合作事件

7.3 日久光电

日久光电HUD前挡贴膜(1-4)

日久光电HUD前挡贴膜方案对比

7.4 Ceres Holographics

Ceres Holographics HOE技术

合作动态(1-3)

更多佐思报告

佐思2025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4年12月版)

云端和AI
车云 OTA研究 智能驾驶仿真
汽车云服务研究 自动驾驶地图
TSP与应用服务 V2X和车路协同
数据闭环研究 路侧智能感知
车路云一体化研究
AI大模型 汽车AI大模型研究 AI大模型对整车智能化影响
座舱AI应用研究 车载AI Agent产品开发与商业化
AI定义汽车  
智驾系统集成和应用层
自动驾驶应用框架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 自主品牌ADAS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 国外OEM ADAS研究
L3/L4级自动驾驶和初创企业 理想L8/L9功能拆解
智能驾驶Tier1前10强对比 日本Tier1先进技术研究
自动驾驶算法和系统 端到端智驾研究 行泊一体研究
冗余系统 舱泊一体
智驾融合算法 舱行泊融合
汽车视觉算法 无人配送车
领航辅助驾驶(NOA)
感知 毫米波雷达 汽车视觉
激光雷达研究 红外夜视
激光雷达核心部件 车用超声波雷达
软件定义雷达 车载摄像头Tier2
MEMS传感器
前视一体机
智舱系统集成和应用层
智能座舱应用框架 智能座舱Tier1 座舱设计趋势
智能座舱平台
座舱显示 车载XR研究 HUD产业链
仪表和中控显示 电子后视镜
座舱多屏与联屏 行车记录仪
HUD产业研究 智能玻璃
座舱交互 车载语音 车载香氛与空气净化
舱内监控研究 汽车音响
汽车多模态交互 智能表面
手势交互发展
座舱互联娱乐与生态 汽车生态域 自主品牌车联网
汽车数字钥匙
合资品牌车联网
车载支付 新势力品牌车联网
车载信息娱乐 商用车车联网
汽车eCall系统 商用车智能座舱
座舱其他
汽车舒适系统 智能车门
汽车照明 上海车展75项趋势
车载无线充电 两轮车智能化
AI/AR眼镜研究  
OS和支撑层
SDV框架

SDV:OEM软件开发和供应链部署策略 汽车软件业务模式
SDV: SOA与中间件  
基础软件/系统平台 AUTOSAR研究 汽车操作系统
数字仪表OS
信息安全/功能安全 汽车信息安全
汽车功能安全
电子电气架构层
E/E架构框架 E/E架构 汽车电子代工
48V低压供电网络
智驾域 自动驾驶SoC ADAS域控组件
自动驾驶域控
座舱域 智能座舱平台 座舱域控
座舱SoC
8295座舱域控制器拆解
车控域 车身(区)域控研究 汽车VCU研究
电驱动和动力域控制器
通信/网络域 车内通信芯片 商用车T-Box
无线通讯模组 高精度定位
汽车网关 车载天线
乘用车T-Box 汽车UWB研究
跨域融合 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
区域和中央计算 车身(区)域控研究
其他芯片
汽车MCU研究
车用RISC-V研究
车载存储芯片 传感器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 汽车CIS研究
汽车芯片供应链研究
动力层
动力 混合动力报告 电源管理芯片
800V高压平台 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IGBT及SiC研究
能源
一体化电池
充换电研究
燃料电池 移动充电机器人
固态电池 数字电源及芯片
其他 热管理系统 一体化压铸

汽车微电机及运动机构研究

机械层
底盘/执行 乘用车底盘域控 电控悬架
线控制动&AEB 智能转向关键组件
转向系统 商用车智能底盘
滑板底盘研究 数字底盘研究
 
AI机器人
AI机器人 PBV及汽车机器人 无人配送车
移动充电机器人 飞行汽车
具身智能研究
其他宏观
车型平台 车企模块化平台 主机厂车型规划研究
出海 主机厂海外布局
座舱出海研究
政策、标准、准入 智驾法规和汽车出海 自动驾驶标准与认证
其他

新技术应用趋势

24-25年新车及供应商趋势
2025Q1新车配置分析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传感器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新技术月报 | 中国AI与机器人月报
「联系方式」

手机号同微信号

产业研究部丨符先生 15810027571

先生 18702148304

数据服务部丨 张女士 13716037793

战略咨询部丨 韩女士 15810133447

推广传播部|廖女士 13718845418

 

 

艾邦现建有汽车抬头显示HUD微信群,大陆电子、未来黑科技、泽景、马瑞利、华阳多媒体、法雷奥、怡利电子、前海智云谷、613所、矢崎仪表、疆程、乐驾科技、棱镜全息、京龙睿信、均胜电子、炽云科技、锐思华创、舜宇光学、广景、宝沃汽车、北汽、日产、比亚迪、一汽、上汽、蔚来、吉利、3M、积水、福耀玻璃、富兰光学、亮宇光学、京瓷、瑞霏光电等,欢迎扫码加入。加入前请转发本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群聊

欢迎加入艾邦HUD通讯录,目前有2500人,包含各大HUD厂商以及主机厂负责人均已经加入,可以通过点击下方关键词查看 主机厂 自动驾驶 车联网 HUD厂商 HUD初创 TFT影像源 DLP光机 MEMSLSP 芯片 电子元器件 光源 LCD 汽车配件 线路板 玻璃透镜 光学镜面 光学镀膜 光学镀膜设备 光学设计 光波导 匀光片 光扩散膜 高性能塑料 薄膜 功能涂料 吸光材料 散热方案 贴合胶带 胶水 胶粘剂 挡风玻璃 楔形膜 传动机构 AR生成器 AR导航 测试软件 切割机 激光设备 检测设备 设备 其他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