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架构(EEA)指旨对复杂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ECU、线束、操作系统等软硬件进行设计的系统解决方案。行业广泛参考由博世集团给出的电子电气架构路线图,分为三大阶段:分布式阶段、域集中阶段、中央集中式阶段。域控制器是在域集中阶段出现,它将众多分散的ECU功能集成到更强大的主处理器上,从而实现对车辆特定功能域的集中控制与管理。当前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正处在从域控制中央集中式演进

博世集团提出的电子电气架构路线图

在智能化竞争背景下,电子电气架构已成为主机厂技术实力的体现,而域控制器作为电子电气架构的核心,已成为主机厂技术竞争的关键,不同的车企也有独特的演进路径。简单整理了部分主机厂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情况。

识别二维码,加入汽车域控制器交流群

1、
比亚迪

比亚迪电子电气架构已进入“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规模化落地阶段,其璇玑架构通过全栈自研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算法,构建了“智电融合”的智能化体系。

比亚迪璇玑架构 来源:比亚迪

整车智能通过璇玑智能化架构,实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高效融合,让驾乘更安全、更高效、更个性。整车智能打破不同系统间的壁垒,做到实时捕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毫秒之间将信息汇总反馈到一个“大脑”进行思考决策,迅速调节车辆“身体”状态,大幅提升驾乘安全性和舒适性。

2、
华为

华为CC架构已实现域集中,划分为三域:整车控制域、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该架构可实现资源与功能的解耦

华为推出的"计算+通信"CCA架构,用以太环网+区域控制器构建了车内通信架构,比较倾向于区域控制阶段的范畴

华为CC架构 来源:华为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CDC主要负责信息娱乐功能,智能驾驶域控制器MDC主要负责自动驾驶功能,整车控制VDC主要负责整车及底盘域的控制,相应的传感器、执行器甚至部分ECU就近接入。

阿维塔:

华为、长安、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阿维塔,采用域融合架构,动力域、车身域、智舱域、智驾域深度融合一体化纵深防御体系,信息交互高效、安全

阿维塔电子电气架构 来源:阿维塔

集成HarmonyOS 车机操作系统,华为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及华为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可开发丰富的车辆功能体验和层出不穷的软件应用

3、
特斯拉

特斯拉采用“中央计算+前、左、右三大区域控制器”的架构,但现阶段仍停留在多域控制器结构。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 来源:汽车小将

特斯拉在早期的Model S/X 车型上保留了大量ECU,使用域控制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身控制模块BCM)将它们连接起来,把一些电机控制、开关控制连接起来实现初步的联动。

在Model 3/Y车型上取得了革命性突破,按车辆物理位置划分控制区域,ECU数量大幅减少。采用了中央计算模块(CCM)和前、左、右三大区域控制的架构。线束长度也从Model S的约3公里缩短至Model 3的1.5公里,Model Y进一步降至约1公里。

4、
蔚来

蔚来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已从早期的分布式控制,快速演进到当前行业领先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阶段,其核心大脑是名为ADAM的中央超算平台。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分布式架构,整体集成度不高,存在大量独立的ECU。(ES8、ES6、EC6车型)

第二阶段:域集中式架构,开始出现域的划分,如底盘域、车身域等(ET5、ET7车型)

第三阶段:中央计算+区域控制,1个中央计算中心+2个区域控制器(前、后)(ET9车型)

中央超算平台ADAM:

搭载4颗NVIDIADRIVE Orin 芯片,算力高达 1016Tops, 定义高端智能汽车新标准。

蔚来中央超算平台ADAM 来源:蔚来

操作系统:

蔚来历时四年自研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让智能驾驶、数字座舱、车控、手机应用等都工作在统一的操作系统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车全域智能。

蔚来SkyOS·天枢 来源:蔚来

“SkyOS·天枢”有着更高带宽,数据吞吐能力更强,可装载拥有更高算力的芯片和高性能感知硬件。算力共享与跨域融合,支持跨域资源调度(如智驾决策联动底盘悬架调整)

蔚来全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 ICC:

集成冗余驻车、空气弹簧、减振器等控制功能;对底盘舒适性、操控性进行全面设计和调校;消除开发调校阈值限制;支持 FOTA 升级,加速整车开发和功能迭代。

蔚来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 来源:蔚来

5、
吉利

吉利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域控向"中央超级大脑"进化

吉利第四代博越L采用新一代GEEA3.0电子电气架构将14个域控制器整合为2个中央计算单元由分布式域控向"中央超级大脑"进化,信息传输速度达到于兆级,最快可实现5分钟FOTA

GEEA3.0电子电气架构 来源:吉利

吉利旗下极氪汽车:

极氪L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基于ZEEA 3.0中央集中式数字架构开发,采用“千兆以太环网”,让端到端关键链路的响应速度提升50%,大幅提升了智驾系统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

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 来源:极氪

极氪千里浩瀚自研智驾域控器,实现了两块芯片之间零延时的通信效率。凭借高集成度的模块化设计,和接口的标准化设计,它可以实现多种感知方案的兼容与迭代。

极氪千里浩瀚智驾域控制器 来源:极氪

6、
零跑

零跑汽车在其“全域自研”战略的驱动下,已经从早期的分布式架构,快速演进至目前行业领先的中央集成式“四叶草”架构,并正在向更高度的舱驾融合迈进。

发展阶段:

LEAP1.0:分布式架构 多个独立ECU

LEAP2.0:域集中式架构 使用域控制器

LEAP3.0:中央集成式架构(四叶草),实现四域合一(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

中央集成机构 来源:零跑

LEAP3.5:增强版中央集成在LEAP3.0基础上优化,推出驾舱一体中央域控

LEAP3.5超级集成技术架构 来源:零跑

2025年10月16日,零跑发布其全域自研最新成果--零跑旗舰D平台,首发双SA8797芯片,提供1280TOPS顶级算力,实现VLA辅助驾驶与端侧大模型座舱。

舱驾一体中央域控 来源:零跑汽车

7、
北汽

北汽集团在域控制器技术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从早期的功能域独立控制,快速推进到了更具前瞻性的“舱驾融合”阶段。

2025年10月28日,卓驭X极狐 全新阿尔法T5上市,全球首个高通8775舱驾一体方案量产,单颗芯片同一域控,就能同时驱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

舱驾一体域控制器 来源:卓驭

不同于简单整合,卓驭全新设计了舱驾一体域控制器,采用单一SoC高度集成核心元件,实现全面融合、全面智能。

使用北汽元境智能全域融合架构,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共用同一个中枢大模型,共享同一个算力大平台,形成“场景、认知与执行”的高效闭环。通过舱驾融合的架构设计,可大大提高数据跨域传输的效率、降低数据跨域传输的时延,为用户提供不割裂的跨域体验。

元境智能全域融合架构 来源:北汽

识别二维码,加入汽车域控制器交流群

8、
理想

理想汽车实现智能车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三域融合,已经应用中央计算平台。

理想汽车最新车型MEGA为中央计算平台+区域控制架构,把智能车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多域融合,硬件资源共享,数据实时共享。实现中心计算化和硬件抽象化。

NVIDIA DRIVE Thor-U 处理器 来源:理想

理想MEGA:NVIDIA DRIVE Thor-U处理器算力达700TOPS,采用最新4纳米制程以及全新NVIDIA Blackwell GPU 架构,实现更低功耗,更小域控体积,可兼容不断更新的高级辅助驾驶能力。

理想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

星环OS是一款面向AI智能化业务的整车操作系统,以全域协同、软硬结合为创新内核,树立性能、安全、成本及效率的行业标杆,奠定空间机器人时代的系统基石。

理想星环OS操作系统 来源:理想

9、
小米

小米汽车在域控制器技术上的发展非常迅速,其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快速演进到了“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行业前沿水平。(YU7车型)

小米YU7 四合一域控制模块 来源:小米汽车

不同于传统汽车四大域控制器的分布式架构,小米电子电气架构将VCCD整车域控制器、DCD座舱域控制器、ADD辅助驾驶域控制器、T-Box通讯模块高度集成到一个中央计算大脑

其中,ADD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单独一块主板,其余的VCCD整车域控制器、DCD座舱域控制器T-Box通讯模块放在一块主板。控制器数量减少75%,线束长度减少40%,重量降低18%。

10、
大众

大众集团自研与合作研发电子电气架构,合作的CEA架构将在2026年上车应用。

自研E³架构:大众集团自研架构,总体趋势为向中央计算中心进化

E³1.1:三个计算单元组成: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车辆控制。

E³1.2:使用多个高性能计算机(HCP)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域。

E³2.0:具备中央计算中心的下一代架构,将整合大部分软件功能。(未来规划)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的CEA架构:

采用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将在2026年启用于纯电动车型。

CEA电子电气架构 来源:网络

11、
小鹏

小鹏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已经演进到中央超算+区域控制的硬件架构。

小鹏G9:采用中央超算(C-DCU)+区域控制(Z-DCU)的硬件架构,中央超算包含车控、智驾、座舱3个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为左右域控制器。

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 来源:小鹏

小鹏的EEA 3.0架构采用中央超算(C-DCU)搭配区域控制器(Z-DCU) 的硬件方案。中央超算初期整合了车控、智驾、座舱三大核心功能域。区域控制器(如左右车身控制器)则根据“就近原则”接管相应区域的功能,大幅简化了线束布局,为整车轻量化和降低成本做出贡献。

架构

特征

典型应用车型

主要突破与影响

X-EEA1.0

分布式架构

小鹏G3

采用分布式的ECU布局,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初级阶段。

X-EEA2.0

域集中式架构

小鹏P7

引入功能域控制器,实现初步功能集中,ECU数量减少约60%

X-EEA3.0

中央超算(C-DCU)+区域控制(Z-DCU)

小鹏G9

采用中央超算(集成车控、智驾、座舱域)和左右区域控制器,大幅缩减线束。

X-EEA3.5

中央计算与区域控制深度集成

与大众联合开发车型

集成度进一步提升,支持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智能化功能迭代周期缩短50%

小鹏与大众合作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 来源:网络

12、
长城

长城汽车GEEP 4架构拥有(中央计算、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大计算平台,正在推进到“舱驾融合”,将实现舱驾芯片融合。

发展阶段:

GEEP1.0/2.0:大量分布式ECU,缺少域的划分

GEEP3.0:出现功能域的划分,涵盖车身、动力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4个域控制器。

GEPP4.0:出现中央计算中心(中央计算跨域整合了车身、动力控制、底盘控制、网关、空调、ADAS功能)但是仍然存在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大计算平台。

GEEP5.0:将拥有唯一一个中央计算平台,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芯片将采取One Chip方案。(未来规划)

域控硬件的发展阶段:

现阶段大量主机厂使用较多的是②One-Box方案,PCB板在同一个Box当中,但是芯片被封装在不同的PCB板上。大部分主机厂正在向③One-Board过渡,并快速进化至④One-Chip。

类别

特征

Multi-Box 不同类型的芯片封装在不同的PCB板上,这些PCB板再分别安装于独立的外壳(Box)中。
One-Box 将多块承载不同芯片的PCB板集成安置在同一个外壳(Box)内。
One-Board 将不同类型的芯片直接封装在同一块PCB板上。
One-Chip 将不同控制器的功能集成于单一系统级芯片(SoC)中,支持中央计算架构。

例如上文提到的极狐全新阿尔法T5,就是将驾驶域和座舱域的功能集成到一颗SoC(高通SA8775P)芯片中。

小结

纵观各大主机厂在电子电气架构上的竞速,能发现一条清晰的演进路线:从分布式域集中,再到跨域融合,并最终走向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离不开域控制器的技术支撑,更高算力的芯片,模块化的软件设计,都是域控制器行业面临的挑战。

如有遗漏或错误之处,欢迎加群指正

艾邦现建有汽车域控制器交流群,现已有上汽、理想、吉利、小鹏、比亚迪、德赛西威、车联天下、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汽车域控制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加入,欢迎各位朋友入群探讨,共谋进步。

识别二维码,加入汽车域控制器交流群

活动推荐:邀请函:第二届汽车智能座舱内饰产业论坛(11月21日 上海)

一、会议议题

时间

演讲主题

演讲嘉宾

08:50 -09:00

开场简介

艾邦创始人 总经理 江耀贵

09:00 -09:30

新能源汽车内饰装饰件的发展趋势

上汽乘用车 CMF设计专家 杨子非

09:30 -10:00

汽车智能表面与空气高压成型

Niebling 工程师 李文禹 

10:00 -10:30

茶歇

10:30 -11:00

舒适与智能的平衡,汽车智能座舱内饰交互创新案例

佛吉亚

11:00 -11:30

自动驾驶时代下智能氛围灯的新发展

楚能汽车 照明系统研发经理 戴坤

11:30 -12:00

触控及压力感测技术在汽车行业及未来座舱应用趋势

TouchNetix 大中华区业务总监 颜国义

 

12:00 -13:30

午餐

13:30 -14:00

汽车内饰色彩纹理创新趋势

宝龙油墨 技术专家 吴张永博士

14:00 -14:30

高效环保的完美表面效果-ColorForm模内上漆技术

克劳斯玛菲 应用专家 李委军

14:30 -15:00

车载光学器件PVD工艺解决方案

广东汇成真空 项目经理 何晓虎

15:00 -16:00

无介质全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像航科技 车载智能座舱事业部负责人 陶醉

16:00 -16:30

茶歇

16:30 -17:00

延锋汽车智能内饰最新技术分享

延锋国际 非金属材料研究院 助理副总裁 王晶博士

17:00 -17:30

技术无界:汽车座椅与电动沙发的跨界融合与双向赋能

顾家家居  电动沙发骨架开发负责人  曹继忠

17:30 -18:00

智能虚拟座舱的过去和未来

赫旺國際股份  总经理   许昊浚博士

 

 

18:00 -20:00

晚宴

如果您有创新演讲意向,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Lily 李小姐 

电话: 13265790064(同微信)

邮箱:ab019@aibang.com

图片

二、参会收费标准

参会人数

1~2个人

3人及以上

11月19日前付款

2800/

2700/

现场付款

3000/

2800/

 

费用包括会议门票、全套会议资料、午餐、茶歇等,但不包括住宿;

可通过艾邦预订会议酒店,团队协议价元/间/晚(含双早),大床/标间可选。

 

在线报名: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在线报名
阅读原文,亦可报名此次活动!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