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伴随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加速,座舱体验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作为座舱舒适性的核心载体,汽车座椅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智能化变革。从基础的电动调节,到通风、加热、按摩,再到零重力姿态、健康监测等高端功能,智能座椅正成为提升驾乘体验、彰显车辆科技感的关键要素。

在这一变革中,车载MCU作为控制座椅的"最强大脑",正发挥着关键作用。车规级芯片领军企业杰发科技AutoChips旗下多款MCU产品,通过深度赋能汽车座椅智能化升级,持续为用户打造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行业趋势:集中化、智能化驱动MCU需求升级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中央集中式加速演进,这一趋势深刻影响着座椅控制系统的发展:

·控制器集中化:传统的独立座椅控制器功能正逐步被集成到座舱域控制器中,实现车身、舒适、娱乐系统的统一管理,这要求域控制器具备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更丰富的接口资源。

·功能模块集成化:座椅内部的子系统(如通风、加热、按摩、腰托)控制器趋向融合,减少ECU数量,降低成本与布线复杂度。

·电机驱动高度集成:为满足空间限制和小尺寸PCB要求,调角电机、滑轨电机等被高度集成为独立节点模块,而这类模块通常需要集成MCU、驱动、LIN收发器、LDO等。

·BLDC电机普及:无刷直流电机(BLDC)因其效率高、噪音低、寿命长等优势,在高端座椅功能(如零重力调节、精密腰托)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催生了更高性能MCU的需求,并优选具备信息安全特性的集成型MCU。

这些趋势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需求:更高性能、更高集成度、更安全可靠的车规级MCU,而这正是杰发科技发力的重点领域。

杰发科技MCU:精准匹配智能座椅核心需求

 

 

凭借深厚的车规芯片设计经验和技术积累,杰发科技推出了覆盖不同性能等级和应用场景的车规级MCU产品,包括AC7801/AC7803/AC7805/AC7801L/AC7840/AC7842等等。这些产品在智能座椅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匹配度和竞争力:

·高性能与丰富资源:AC784系列基于高性能ARM Cortex-M4F内核,可提供512KB/1MB/2MB/4MB Flash资源可选,满足复杂座椅控制逻辑以及未来OTA升级的需求。其高主频特性完美适配BLDC电机控制对实时性的严苛要求。

·高集成度与小型化:AC780系列产品具备小封装、高集成产品优势,可满足座椅内部空间受限对小尺寸PCB的要求。AC7801L集成了LDO, LIN收发器、高精度ADC、丰富定时器等资源,能够简化外围电路设计。

·高可靠性与安全性:全系列产品严格遵循AEC-Q100 Grade 1认证,具备高抗干扰能力、宽工作温度范围和长效寿命周期。部分型号支持信息安全功能,为座椅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完善的生态系统:杰发科技提供成熟的开发资料和本地化技术支持,加速客户产品开发进程。

市场验证:成功案例与广泛客户认可

 

 

杰发科技MCU在智能座椅领域的应用已获得市场广泛验证,成功导入多家主流座椅Tier1供应商,并应用于多款热门车型:

·座椅控制器与长滑轨控制:AC784系列应用于某头部供应商的座椅控制器,AC7801应用于其长滑轨控制器,配套车型包括岚图、长安、智己、比亚迪等品牌车型。

·座椅舒适功能(按摩、加热、腰托、通风等):AC7801及AC7801L被另一头部供应商用于其座椅按摩、加热、腰托模块,应用于奇瑞、吉利、零跑及丰田等品牌车型。

·高端腰托按摩:AC784系列应用于某供应商的16点腰托按摩系统,配套理想汽车部分车型。

·基础腰托控制:AC7801应用于某供应商的4点腰托控制模块,成功配套特斯拉部分车型。

随着消费者对座舱舒适性、智能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座椅的功能边界将持续拓展。集成生理状态监测(如心率、疲劳度)、自适应姿态调节、更智能的按摩算法等将成为新方向。这对MCU的性能、集成度、AI能力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杰发科技将持续投入研发,迭代升级MCU产品线,并积极探索与座椅产业链伙伴的深度合作。通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性价比的车规级芯片解决方案和完善的技术支持,杰发科技致力于成为汽车智能座椅升级浪潮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舒适化道路上走得更远。

来源:杰发科技AutoChips公众号

·
·
·
·
·
·

随着智能座舱场景的不断丰富,乘员在座舱内乘坐的时间日益增加,对乘坐感受、舒适体验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当旅途不再是短暂的将就,如何优化与提升座椅舒适性,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议题,汽车智能座椅应运而生。 作为直接接触驾驶者和乘员的装置,座椅在用户体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区分汽车制造商水平的因素之一。如今的高端座椅融合了各类应用,以实现座椅调节或座椅移动、座椅舒适性(动态靠垫、腰靠、按摩、加热、降温和/或通风、就座辅助以及个性化调节记忆功能)、座椅安全功能、座椅乘员感知(内置多个传感器,可为系统提供反馈信息)。 因承担了额外功能,所以现代座椅模块的复杂性已与车身控制模块相当,在供电、通信、感知、启动和控制以及静态电流等方面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为尽可能降低管理座椅控制模块的空间需要、功耗和静态电流,功能集成就成为了重要设计因素之一。 因此,智能汽车座椅内部包含众多马达驱动、控制单元,还需对面料选择和人体工学设计进行考虑,技术门槛堪比机器人。 为加强产业链交流,共促行业发展,了解最新产品动态,艾邦特为大家建立了汽车智能座椅产业链交流群,欢迎大家加群交流探讨。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