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辅助驾驶强制国标到来,DMS 正式“法定标配”
2025年9月,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是我国首个针对 L2 级辅助驾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202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针对驾驶员监控、事故追溯等方面设置了强制要求,让辅助驾驶事故溯源有了 “数据凭证”。
-
强制性驾驶员监控系统(DMS):要求车辆配备红外摄像头 + AI 算法,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同时新增 “视线脱离监测” 。
-
强制性事故数据记录:要求车辆配备专用数据存储模块,实时记录行驶速度、转向角度、制动状态、系统激活 / 失效时间、驾驶员操作行为等信息,存储周期不低于 30 天,用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划分。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从搭载情况看,2025年1-8月,中国乘用车新车DMS摄像头安装量(标配+预埋)达326.1万颗,同比增长37.9%。其中,合资DMS安装量(标配+预埋)70.4万颗,同比增长16.5%,主要受大众、丰田、本田拉动。自主DMS安装量(标配+预埋)255.7万颗,同比增长45.2%,主要受小鹏、小米汽车、比亚迪拉动。
分价位看,搭载DMS的车型主要分布在20-25万元区间,安装量(标配+预埋)达81.5万颗,占总量(标配+预埋)的25.0%,代表车型包括小米SU7、Model 3、理想L6。就安装量(标配+预埋)同比来看,10-15万元增长最明显,同比增长119.5%,主要受小鹏MONA M03、零跑C10、海豹06GT拉动。
2025年1-8月中国乘用车新车DMS摄像头安装量,单位:万颗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就DMS技术趋势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DMS功能从基础监测向主动干预演进
基于驾驶员监测系统(DMS)实现的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是当前智能汽车在安全领域一项重要的进步。其核心解决的是当驾驶员因突发疾病、严重疲劳等原因完全丧失驾驶能力这一极端但后果严重的场景。
2025年9月,问界M9迎来OTA升级,其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新增驾驶员失能辅助。当车内DMS摄像头融合多模态监测到驾驶员的手、眼或头部动作异常,会快速判定他处于失能状态,且车辆存在碰撞或偏离风险时,系统将立即介入,辅助控制车辆。它会优先进行两次横向纠偏警示,如果驾驶员仍未响应,将主动接管驾驶权,自动减速、靠边停车并开启双闪灯。
2025年5月,蔚来发布紧急自主靠边停车功能。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当辅助驾驶系统监测到驾驶员无意识后,会逐步缓慢减速,并将车辆变道至最右侧紧急停车带,开启双闪警示灯、SOS紧急救援主动介入。该功能已搭载至蔚来ET9、2025款ET5T、2025款ES6等车型上。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应用场景拓展,与座舱调节、支付联动
2025年9月,小鹏G7 Ultra首次OTA推送,新增AR-HUD 自适应高度调节。通过DMS摄像头识别坐姿(精度 ±1cm),自动校准成像高度(范围 580-720mm),支持手动 ±15mm 微调。
2025年5月,尊界S800上市,搭载主驾自适应调节功能。其驾驶员状态监测(DMS)摄像头可检测驾驶员状态,当驾驶员上车,首次登录帐号后,DMS 摄像头可识别驾驶员的身高和眼部位置,系统将根据身高、眼部位置自适应调节主驾座椅、方向盘和外后视镜至合适位置。
2025年2月,东风奕派 eπ008 迎来OTA升级,首发车载刷脸支付功能,DMS 摄像头经过技术迭代后达到支付级标准。升级后的系统支持在车机应用内通过刷脸完成停车缴费和洗车服务的支付。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集成化,一体化、车内与车外感知协同
2025年7月,Mobileye宣布其DMS™与Mobileye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直接融合在单颗芯片上,以简化系统,降低成本,并支持实现SoC/ECU整合目标。系统可基于Mobileye EyeQ™6 Lite或EyeQ™6 High芯片运行,并提供多种摄像头和感知选项。
Mobileye DMS™系统独特之处还在于将车内监测与ADAS摄像头提供道路信息融合,如监测驾驶员眼睛虽睁开但未扫视关键风险区域。此外,系统还能基于驾驶员的实时专注程度动态调整车辆行为。例如,若检测到驾驶员注意力下降,系统可自动增大跟车距离、调整巡航控制灵敏度或限制自动变道。若判定驾驶员注意力不足,系统可能要求驾驶员确认后执行变道,例如提醒驾驶员扫视侧后视镜。
2025年6月,佑驾创新获得上汽大通智能座舱DMS项目独家定点,其全栈自研的智能座舱DMS一体机iCabin Lite将全面搭载于上汽大通旗下多款轻客旗舰车型。

来源:佐思汽研《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
《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10月版)》目录
页数:100页
01
专题洞察
专题一:辅助驾驶强制国标到来,DMS 正式“法定标配”
1.1 2025年1-7月中国乘用车新车DMS摄像头安装量
1.2 强制国标关于DMS和事故追溯方面的要求
1.3 DMS主要供应商及方案对比
1.3.1 DMS代表厂商一:Mobileye
1.3.2 DMS代表厂商二:商汤绝影
1.3.3 DMS代表厂商三:佑驾创新
1.4 DMS代表车型功能对比
1.4.1 DMS代表车型一:尊界S800
1.4.2 DMS代表车型二:2026款腾势N9
1.4.3 DMS代表车型三:蔚来ET5T
1.5 DMS疲劳监测功能OTA情况汇总(2025年)
1.6 DMS技术趋势总结
02
市场趋势
2.1 趋势一:激光雷达与纯视觉之争:组合辅助驾驶国标下的技术路径选择
2.1.1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技术路线对比
2.1.2 2025年前7月传感器配置情况
2.1.3 主要车企技术路线选择分析
2.1.4 配置特点一:纯视觉阵营在扩充
2.1.5 配置特点二:分价位ADAS传感器配置特点
03
新车研究
3.1 享界S9T
3.1.1 智舱亮点
3.1.2 智驾亮点
3.2 荣威 M7 DMH
3.2.1 智舱亮点
3.2.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3.3 理想i6
3.3.1 智舱亮点
3.3.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3.4 方程豹钛7
3.4.1 智舱亮点
3.4.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3.5 极氪9X
3.5.1 智舱亮点
3.5.2 智能辅助驾驶亮点
04
数据监测
4.1 传感器配置方案
4.1.1 整体方案
4.1.2 ADAS配置方案
4.2 传感器安装数据特点
4.2.1 传感器整体安装情况-安装量/分OEM
4.2.2 摄像头整体安装量及同比
4.2.3 前视摄像头-安装量分OEM/装配方案
4.2.4 前视摄像头-安装量分价格
4.2.5 前视摄像头-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6 周视摄像头-安装量分OEM/装配方案
4.2.7 周视摄像头-安装量分价格
4.2.8 周视摄像头-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9 环视摄像头-安装量分OEM
4.2.10 环视摄像头-安装量分价格
4.2.11 环视摄像头-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12 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分类型/装配方案
4.2.13 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分价格
4.2.14 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15 毫米波雷达-安装情况分频段
4.2.16 超声波雷达-安装量分类型/装配方案
4.2.17 超声波雷达-安装量分价格
4.2.18 超声波雷达-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2.19 激光雷达-安装量分类型/装配方案
4.2.20 激光雷达-安装量分价格
4.2.21 激光雷达-安装量分品牌及车型
4.3 供应商市占率
4.3.1 供应商市占率-前视一体机
4.3.2 供应商市占率-前视模组
4.3.3 供应商市占率-环视摄像头
4.3.4 供应商市占率-前向雷达
4.3.5 供应商市占率-后雷达
4.3.6 供应商市占率-角雷达
4.3.7 供应商市占率-激光雷达
05
新闻事件
Smart Eye获得来自车队安全公司Optix的AIS系统订单
Smart Eye被一北美汽车制造商选定为软件一级(Tier-1)供应商
泰矽微发布国内首款车规级高压直驱超声波传感芯片TCAU33
保隆科技获得国内头部自主品牌车企传感器定点
MicroVision任命新CEO并发布MOVIA-S激光雷达 三激光雷达架构瞄准大众市场
Wideye携三大激光雷达集成方案亮相2025慕尼黑车展
Innoviz Two激光雷达获大型商用车OEM L4级自动驾驶卡车量产订单
灵明光子完成C3轮融资
北极芯微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禾赛再获Motional Robotaxi激光雷达独家订单
禾赛新一代高性能激光雷达IAA Mobility首秀,真800线激光雷达预计明年量产
禾赛携手AGC、圣戈班联合开发ETX舱内激光雷达集成方案
禾赛科技新签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四千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德赛西威发布车规级低速无人车品牌,搭载两颗禾赛激光雷达
RoboSense数字化EM平台全线规模交付
RoboSense与NVIDIA深化合作,EM、E平台全面接入DRIVE生态
福耀发布舱内激光视觉融合方案「融合智驾前挡玻璃」
爱芯元智M57芯片辅助驾驶方案加速全球化
中科慧眼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再获双定点
宝马联手高通推出全新驾驶辅助系统
长安汽车发布自研端到端交互式领航“天枢智能驾驶辅助”
海康汽车&森思泰克L2级行泊一体小域控量产
更多佐思报告


「联系方式」
手机号同微信号

产业研究部丨符先生 15810027571
赵先生 18702148304
数据服务部丨 张女士 13716037793
战略咨询部丨 韩女士 15810133447
推广传播部|廖女士 13718845418


